当前位置:首页 > 清风诗词 > 详细内容
[听见诗歌][宋词]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发布时间:2019/6/1  阅读次数:1241  字体大小: 【】 【】【

听见诗歌

  

點擊這里打開新視窗 | 以下內容被隱藏:www.ximalaya.com (我已了解這是外部網站,并同意加載)

  

写在前面

  为了方便让大家收听,每期都将录音进行了上传,点击标题“听见诗歌”下面的“同意加载”再点击播放键便可以在线播放(电脑和手机客户端都可以播放)。文末附有录音下载链接,喜欢的也可以直接下载。
  今天就是儿童节了,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儿童节是小朋友的节日,不过这几年好像不少成年人也迷上了过儿童节。每一个大人都曾是孩子,只是后来他们忘记了。儿童节这个节日充满了活泼欢快的气氛,所以今天特意选了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跟大家一起分享其中闲适安宁的生活气息。

  

关于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创制飞虎军以弹压湖湘。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手迹《去国帖》

  

沈周《村居图》

  

张大千《山溪村居》

  

冯超然《王石谷村居图》

  

金梦石《村居图》

  

丰子恺《村居》

  

黄君璧《西樵村居》

  

溥儒《村居》

  

钱杜《村居图》

  

吴一峰《村居》

  

吴冠中《竹林茅舍》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歌赏析

  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诗人。文学史上人们习惯把辛弃疾归为豪放派的代表词人。郭沫若先生评价他“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说他继承了苏轼豪迈的词风,同时也胸怀家国,一生期望能带领南宋将士北伐金国,收复失地。
  其实,除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的句子之外,辛弃疾对于自然万物、对于乡村生活、对于儿女情长的描写也是生动有趣,细腻婉转。他曾经写过一首词叫做《盟鸥》,词中说“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你看,他要和鸥鹭结为盟友,还要煞有介事的宣言,既然结盟了,以后就不许相互猜忌。多有趣,多会生活的一个人。
  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了解了很多辛弃疾的生平,越了解就越觉得这个人实在令人钦佩和喜爱。他是少有的文武双全,但他的文武双全并非李白那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侠义气。辛弃疾年轻时生活在金国,20岁时带领两千人起义抗金,曾经率几十人冲进金国军队重重把守的军营,活捉了起义军中的叛徒。陆游向往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诗句,就是辛弃疾真实生活的写照。可惜辛弃疾并未得到南宋朝廷的重用,曾经有20年赋闲在家,今天的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他闲居带湖时写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景象。在这里,他和妻子儿女能够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溪水边的青草地上,一边做着农活,一边看着孩子们在身旁嬉戏玩耍,那些家国天下的伟大抱负,也就暂时抛在脑后了吧。
  带湖在今天的江西上饶,春秋时期属于吴国,所以当地人都说“吴音”。来自北方的士大夫口音普遍粗犷硬朗,吴越之地温柔婉转的方言让他们觉得耳目一新,为之沉醉,所以才有“吴侬软语”的说法。
  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文学作品在古代非常常见,在唐诗中则自成一派。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里,士大夫虽然处于统治阶级,却也不能完全地从农事劳动中脱离出来。陶渊明写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苏轼写过“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在我们现在看来,诗和词都是瑰丽的文化宝藏,都让我们为之沉醉。可是在古人看来,诗才是正统的抒发志向,表达抱负的文学作品,词只是茶余饭后的游戏之作。这也没什么不好,游戏之作更能体现作者本人的性格和情操,就像我们常说,看一个人的素质要看他生活上的一些细节小事。
  读辛弃疾的词,你会发现他对人生的态度是细腻又豪迈的。他一直有着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伟大抱负,但当这个抱负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依然享受那种闲居的乡村生活,会想办法让生活变得更有趣。就像一开始提到的那首《盟鸥》,除了要跟鸥鹭结盟之外,他还说“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后人习惯把辛弃疾和苏轼合称为苏辛,说他们词风相近。他们二人在为人和胸怀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苏轼豪放豁达,坚韧不拔。而辛弃疾的人生际遇比苏轼更不顺,却比苏轼更豁达,更会享受生活,热爱生活。说到这不由想起了清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文中沈复写了他和结发妻子芸娘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贫穷艰苦,颠沛流离,但沈复和芸娘却能一起把生活过的精致高雅。
  辛弃疾给自己取的号是“稼轩”,他非常喜欢带湖的风景,亲手在这里开辟了土地,建了房子。他的房子有一扇窗,从窗户向外看去,是一片长势很好的庄稼地。“稼轩”就是指看到庄稼的窗户,特意以此为自己的号,足以体现辛弃疾享受这样的生活。
  二十年的闲居生活给辛弃疾带来的不是颓废和怨怼,而是始终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很多读书人都把这句话奉为圭臬,但能像辛弃疾这样真正做到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在朝廷需要他的时候,他永远挺身而出,有一番作为;朝廷抛弃他的时候,他也不会自暴自弃,而是尽情享受生活,我想这大概就是真正的“赤子之心”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祝你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对世界充满好奇。


複製代碼
https://pan.baidu.com/s/1Lqr259UgomyT0PhhVU9aHw  提取码:lqv7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