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回眸 > 详细内容
为何康熙晚年遭遇九子夺嫡,朱元璋的皇子却无人敢与朱标争太子
发布时间:2019/5/25  阅读次数:1371  字体大小: 【】 【】【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最著名的太子,其一是明朝的朱标,其二是清朝的爱新觉罗·胤礽。此二人还有很多相似之处。
  
(朱元璋与朱标剧照)

第一,朱标与胤礽的父皇都是英明伟大的一代圣主。

第二,朱标与胤礽都是皇后所生的嫡子,在皇位继承上有着最高合法性。

第三,朱标与胤礽都自幼得到父皇青睐,很小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

第四,朱标与胤礽都曾当过多年太子,但最终却也都未能如愿登上皇位。

第五,朱标与胤礽都兄弟繁多,而且其中不乏能力超群者。
  
(胤礽剧照)

但是,诸多相似之外,朱标与胤礽有一点却是截然不同的,那就是不同于康熙晚年出现的“九子夺嫡”,洪武年间,从未有过一个皇子敢于挑战朱标的太子地位。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简要分析如下,如有不当或不足,欢迎留言共同讨论。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原因一:朱元璋与康熙的态度不同

纵观两千年封建王朝史,在继承人问题上,从来没有哪个皇帝像朱元璋一样坚定。朱元璋对朱标,可说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和拥护,纵然是朱标曾多次当面顶撞他,朱元璋也从未有过废太子之心。

自始至终,朱标都是朱元璋心中的唯一太子人选,如果有其他皇子胆敢觊觎朱标的太子之位,朱元璋必将第一个站出来杀之、灭之。

朱标英年早逝后,朱元璋悲痛之余,越过二十几个儿子直接传位给孙子朱允炆。这个史实最能说明朱元璋对朱标的绝对偏爱——纵然是你死了,我也要把皇位留给你儿子,至于其他皇子,你们想都不要想。

而相比于朱元璋,康熙帝远没有那么坚定,他早年虽然也对胤礽寄予厚望,但他晚年在太子人选问题上却一直摇摆不定,“九子夺嫡”真正的爆发,也就是在康熙废太子之后。正是康熙的游移态度让其他皇子看到了机会,觉得自己也可以争取一下太子之位。
  
(清圣祖康熙画像)

原因二:明朝与清朝的制度不同

明朝的皇子,堪称史上最幸福富二代,所以才有那么多现代人做梦都想穿越回明朝当王爷。朱元璋是一个把家天下理念执行到极致的皇帝,他不仅把所有儿子都早早封了王,而且分别有封地,等到皇子们十几岁时,他们便被派往封地,以藩王身份镇守在全国各地。藩王们个个手握重兵,雄霸一方,有钱有权,过得比皇帝更逍遥自在。由于朱元璋的儿子们对自己的现状大多比较满意,所以就更不愿意冒风险去与朱标争当太子了。另外,皇子们都自幼远离京师,也不具备夺嫡的客观条件。

反观清朝,皇子们却很难被封王,即便是被封了郡王乃至亲王,也只不过是名誉头衔,根本没有封地,更没有兵马和实权。总之,与明朝的皇子相比,清朝的皇子境况要差得多,所以他们对至高无上的皇位更加渴望。

而且,清朝皇子若非有公务在身是不可以离开京城的,这也给他们争夺储君之位提供了方便。
  
(九子夺嫡剧照)

原因三:朱标与胤礽的性格不同

除了以上外部原因,同为太子,朱标与胤礽本身在能力和性格也大不相同。

从历史记载来看,朱标简直就是个完美太子,他才能出众,性格宽厚,但仁慈中又不乏主见,甚至敢于挑战父皇朱元璋的权威,屡屡直言劝谏。更重要的是,朱标十分友爱兄弟,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都是由于朱标从中说情调和才得以免于惩罚。所以,兄弟们对朱标都是既感激又信服,无人想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连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也不例外。

胤礽则不同,他年幼时虽然也聪颖好学,文韬武略,但后来随着做太子时间太长,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对老师臣子动辄打骂,对兄弟也不够友爱,甚至对父皇也不再恭敬如常。这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极度不满,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原因之一,就是源于他对十八弟胤祄的死表现得过于冷漠。

越到后来,皇子们对胤礽的能力和品行越发产生怀疑,进而不顾兄弟之情与之争夺太子之位。

综上,朱标的太子之位之所以要比胤礽的太子之位更稳固,原因是多方面的,看似是历史的偶然,实则是历史的必然。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