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已至,北方各家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一盘煮饺子。哪怕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家可以先不回、春晚可以先不看、鞭炮可以先不放,但饺子一定不能不吃。要不然,就真不算是过年了。
饺子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的特殊一席,从一些民谚习俗中便能看出端倪。“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出门饺子回家面”……
这“白胖一牙儿”仿佛有着魔力,乃至于国人总是要在关键的时间节点食用,从而得到好运与庇佑。
那么,这种中华民族的神奇食物,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它从何时出现?又在何时,登上了国人年夜饭的餐桌,成为了春节的符号?
过节吃饺子,原从何来?
论及饺子的“发家史”,可谓是一波三折。从“馄饨替身”到“除夕必备”,这中间着实历经了无数朝代,横跨了几千年。
世人代代相传的饺子传说相当有趣。据说,饺子是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发明。那是寒冬腊月里的一天,北风呼啸凛冽,街道上的行人脚步匆匆,皆是被冻得“四支僵劲不能动”,甚至于好些人的耳朵都被冻破,样貌着实可怜。张仲景见着此情此景,心中大恸,当即要布施汤药。而这汤药被取名“祛寒娇耳汤”,用羊肉裹着若干草药做馅儿,再将其包进“耳朵”形状的面皮儿里过水煮熟。一人分上两个“娇耳”,食之浑身温暖、两耳生热。之后为了纪念这等善行,人们在冬至复刻出“饺耳”,后改名为简单的称谓——“饺子”。
传说归传说,实际上,饺子一开始并不叫“饺子”,而是与另一种古老面食“馄饨”难舍难分,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专有名称。馄饨因“混沌”得名,将馅料粗浅包裹在面皮中,外表松散,一过水煮更无形状可言,大概在秦汉时期便出现在了古人的餐桌上。之后随着手艺的不断精进,“混沌”慢慢固定成了月牙形,这也就初具了饺子的模样。
北齐文士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里写道:“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在当时已然名扬满天下了。
但这还并不是饺子出现最早的证据。
若要追溯起最早的饺子,光靠史料考据是不够的,还要借助出土文物。1978年,考古学者在一座春秋时期薛国贵族的墓葬中(今山东省滕州市)发现了一整套青铜礼器,其中有件铜簠里就摆放着一些类似于现在饺子的食物,它们原先应是白色三角鼓状,里面包裹着馅料。后来在一座东汉的墓穴中又发现了所谓的“庖厨俑”,在其厨案上有最早的“花边饺子”模型。饺子最初的踪影因这些古老的文物而有迹可循。
到了唐宋时期,天下安定、一派祥和,饺子逐渐成了流行美食,做法也是千变万化。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追忆北宋都城汴京的盛况时,就不止一次提到过饺子,当时称作“角子”,“水晶角儿”“煎角子”“驼峰角子”……实是令人眼花缭乱、食指大动。
而饺子最终常驻除夕餐桌,一跃成为国民美食,则要到明清时期。当时饺子的名称纷繁交杂,除了“角子”“扁食”“饺儿”这些前朝已有的称谓之外,还加上了“水角儿”“水点心”“水点儿”“汤角”一干别称,大抵因其常被水煮的缘故。光绪年间《顺天府志》曾引述:“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无论贫富,过年吃饺子这一全民性的习俗至此终是落定。
各地的饺子,有何讲究?
现如今,饺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食品”,过年过节更是逃不了饺子的身影。中华自古地大物博,饺子自然也有着各具特色的地方风俗和讲究,形成了繁盛兴旺的“饺子家族”。
谈及口味,当真是一地一样。北方的饺子讲究皮薄馅儿大,囫囵一整个圆滚滚、白胖胖为好。在山东沿海地区,饺子配上新鲜的鲅鱼馅儿,包成多半个拳头一般的大小,甚至顶上一小个包子,每个碗里最多装上2、3个。而在南方,饺子一般更精致小巧,和点心一般大小。
饺子重在吃馅儿,各地出了名的饺子大多有着令人垂涎的鲜馅儿。在北京,荤馅饺子一般凑个三鲜,猪肉、虾米配上鸡蛋、大葱,能包水饺也能做锅贴,一口下去唇齿留香;往北去的黑龙江有著名的酸菜饺子,正宗的东北酸菜翻炒后调成肉馅,满满的关外风味;山西作为面食大户也有着独特的莜面饺子,面皮上做足功夫,民间还有顺口溜说:“一口莜面一口酒,香得人们口水流。”可见人们对莜面的喜爱程度;到了南方,成都人有钟爱的钟水饺,有“红油”和“清汤”之分,蒜香微咸还带点儿甜,味美可口;上海的荠菜饺、江西的萝卜饺、潮州的鱼饺、广州的水晶虾饺……都是构成当地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元素。
而在吃法上,饺子也有着鲜明的南北地方特色。北方人吃饺子喜欢蘸点儿醋和香油,或者用醋、酱油、蒜泥、香油等调成佐料蘸着吃。在南方,饺子的吃法除了蘸佐料吃外,还有“汤饺子”和“拌饺子”之分,前者类似馄饨,后者则与拌面吃法一致。
蕴藏的寓意,绵远悠长
无论凭借的是可喜的外形,还是可口风味,饺子已然风靡了上千年,甚至于垄断了家家户户的节庆食谱。但这期间,围绕“饺子”还诞生了不少独特的寓意,使其渐渐演变成了一条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
首先,新年吃饺子意味着辞旧迎新、恭贺新禧。“饺子”谐音为“交子”,指新、旧两年于夜半子时相交,代表正月初一的开始,人们此时此刻吃的饺子自然就寓意着新旧年份的交替。此外,全家人还要一同“守岁”,守岁时包饺子、辞岁时吃饺子。所以,也有人将过年包饺子称作“包辞岁”,把除夕子时吃饺子叫作“吃辞岁”。
其次,饺子也是阖家团圆美满的象征。尤其像在北方等地,家家户户除夕夜或大年初一必须要吃饺子,因此也被叫做“团圆饺子”。做饺子时一般要全家同包、人人动手,之后聚在一起吃。摆饺子的时候也要绕着圈挨着放,图的就是“圆满”之意。山东有一句歇后语:“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过年时节阖家欢乐,最容易酝酿出喜庆、热闹、亲密无间的家庭氛围,相当契合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家庭观念与和乐期盼。
最后,饺子也有吉祥、发财的含义。因为外形酷似“元宝”,饺子经常被当作招财进宝的象征物,家里日常包饺子时人们总是特意把饺子包成“元宝”状。清朝光绪年间的《遵化通志》中有言:“元旦昧爽,……以面做水饺,曰‘元宝汤’。”现在,过年包的饺子里也总会塞进一两枚硬币,据说吃到它的人在未来的一年里都会诸事顺利,甚至能旺财运。
有关饺子的习俗实在道不尽,而在春节期间更是尤其丰富突出。这白滚滚的月牙现在不单单是中华美食的代名词,其背后蕴含着的民族情怀和美好象征也已在国人心间落地扎根、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