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信息 > 详细内容
《不要抬头》集齐顶级巨星的压轴大片
发布时间:2022/1/18  阅读次数:4275  字体大小: 【】 【】【
网飞再一次证明:有钱真好。
只要请来的明星足够多,任何CP都能凑出来。
「小李子」莱昂纳多和「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偷情;

  


「甜茶」和「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天台缠绵。

  


以上桥段出自同一部电影。
网飞今年的压轴王炸,来了——
《不要抬头》
Don't Look Up
  
这部电影最大的噱头,当然是人均「奥斯卡小金人」的主演阵容——
「影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三位「影后」,詹妮弗·劳伦斯、梅丽尔·斯特里普、凯特·布兰切特。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詹妮弗·劳伦斯
配角有「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A妹」爱莉安娜·格兰德,「奥斯卡最佳男配」马克·里朗斯…
  
爱莉安娜·格兰德
  
蒂莫西·柴勒梅德
如此豪华的阵容,口碑如何?
很有意思。
无论是美国媒体还是豆瓣短评,都是两极分化。
  
  
有人盛赞这是2021年最好笑的喜剧电影;
也有人吐槽电影充满了自以为是的傲慢。
结论就是:优缺点同样明显。
鱼叔用一句话概括:
这部电影恶搞过头了,以至于成了一场失控的闹剧。
一位天文学教授(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饰)和他的研究生(詹妮弗·劳伦斯 饰),观测到了天文奇观——
有颗彗星将于6个月后撞击地球。
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地球就完蛋了。
  
这是一个略显俗套的开场。
通常剧情的发展是如何化解危机,或是如何逃离地球。
但《不要抬头》却是反套路的。
彗星只是幌子,剧情很快转向政治喜剧——
一则「世界末日」的消息,会如何改变所有人的生活。
影射了疫情爆发之初至今,美国社会的一系列闹剧。
包括特朗普政府防疫的无能、总统大选、国会大乱,以及疫情下加剧的贫富差距。
  
随后发生的事情,可以简单概括为:
第一步,压热搜。
事态重大,教授和研究生紧急赶往华盛顿,向美国总统(梅丽尔·斯特里普 饰)当面汇报。
然而总统考虑到距离中期选举还剩三周。
如果此消息流出,人心惶惶,势必会失去国会的支持。
所以总统做出的决定是:静观其变。
  
事实上,总统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因为她每年都会收到很多关于「世界末日」的言论:
干旱,饥荒,瘟疫,核泄漏,经济崩溃,臭氧层空洞…
她早已见怪不怪。
  
第二步,娱乐至死。
在被总统无视后,教授和研究生决定上电视节目曝光。
这是一档名为《天天揭秘》的电视节目。
但它不是严肃的科普节目,而是主打八卦的娱乐节目。
在节目中,无论他们把「彗星撞地球」描述得多么可怕,两位主持人始终一副轻松的表情。
  
科学的严谨被消解得荡然无存,甚至被当成了段子。
研究生在节目现场发飙,愤然离席。
节目播出后,无人在意他们所说的「彗星撞地球」。
舆论的焦点都在研究生破口大骂的那个时刻。
因为当时她的表情夸张,所以被做成了表情包,广泛流传。
  
NASA局长也在此时浇上一盆冷水,她认为此事听起来过于疯狂。
其实她明知真相,但作为总统的支持者,为了中期选举,不惜践踏科学尊严。
第三步,挡枪。
眼看「彗星撞地球」这件事的热度,已经被彻底压下去了。
可突然爆出一件总统的惊天丑闻。
使得总统的民调支持率下跌了好几个百分点。
  
因为这件丑闻,总统临时改变主意。
他决定听取教授的意见,立刻采取措施来避免彗星撞击,拯救全人类。
她这么做的目的,当然不是良心发现。
只是为了拉彗星出来替自己「挡枪」。
转移舆论的焦点,不要继续对准她的丑闻。
  
总统特地选在半夜发布声明,使其看上去更像一次突发事件。
她宣布会利用航天飞机装载核弹,把彗星炸离原来的轨道。
为了进一步彰显美国政府心系全人类的决心,总统还指定了一位老兵来当替死鬼。
并且让先前「辟谣」的NASA局长引咎辞职。
  
  
教授也被总统收归旗下。
他频繁地在各大节目中抛头露面,去渲染这件事的积极意义。
果然,做戏就要做全套的。
  
就这样,在舆论和政府的双重干预下,总统顺利扭转形势。
她在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
同时也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动荡,导致股市多次熔断。
第四步,利益相关,撤热搜。
眼看到了万众瞩目的「发射日」。
就算事关全人类的命运,仍有人对此不屑一顾。
还在网上发起了「发射挑战」的话题,不少人被炸伤住院。
  
好在发射过程很顺利,教授评估任务成功的概率高达81%。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感到兴奋的时刻,意外发生了。
所有发射出去的航天飞机和卫星,竟然全都在空中掉头返回了。
这也行!?
  
原来,某科技公司的CEO(马克·里朗斯 饰)发现了这颗彗星的商业价值——
上面含有丰富的稀土元素,至少上万亿美元。
于是他向总统提出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
他将会研发专门的发射器,吸附于彗星之上,把它炸碎。
让碎块精准地降落到海域,再派船打捞。
  
  
这位CEO是总统竞选背后的超级金主。
总统不想得罪他,听从了他的建议。
发射终止后,美国国内再次引发了新一轮大规模的暴乱。
  
结果,CEO的稀土回收计划失败了。
但人类没有为自己准备Plan B。
最终的结局是喜闻乐见的:
地球完了,所有人都死了。

  


  


因为这个结局,《不要抬头》被称作真正的「合家欢电影」。
有不少人将彗星解读为新冠病毒。
美国政府的无能,导致它在全球范围的扩散。
恰似片尾地球沦为一片废墟的镜头。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隐喻,电影中比比皆是。
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是,亚当·麦凯。
他可能是当今最热衷拍政治讽刺喜剧的导演。
之前的几部作品,都是这种类型。
他曾是《周六夜现场》的首席编剧;
《大空头》反思美国金融体系的溃败;
《副总统》展示公众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危机。
  
《大空头》剧照
《不要抬头》做得更加极端。
拍出了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对信息的异化,政府权贵对舆论的操控。
以及在这二者作用下,民众被激起的极端情绪。
原本,亚当·麦凯只想拍一部反思全球气候变化的电影。
片中的彗星,最初指代的也是「气候危机」。
可是在开拍一个月后,疫情爆发了。
现实中发生的很多事,给了亚当·麦凯新的冲击。
他在采访时谈到一个「比剧本还离奇」的时刻是: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说,喝漂白剂可以杀死新冠病毒。

  


这件事让亚当·麦凯彻底下定决心修改剧本。
他给制片人发了短信说:
「现实已经这么疯狂了,好吧,那我们要让电影更加疯狂一点。」
于是,我们可以在《不要抬头》中看到,电影对现实中发生的许多事,进行了高度戏剧化的讽刺。
电影借《天天揭秘》这档节目,批评了全美三大有线新闻媒体:FOX,CNN和MSNBC。
它们在很多时候沦为政党的喉舌,没有很好地承担新闻媒体的职责。
  
而梅姨饰演的美国总统,基本集合了几任美国总统的缺点——
里根的表里不一,小布什的德不配位,奥巴马的世故圆滑,特朗普的傲慢自负。
  
而通过金钱左右美国政府的CEO,则是埃隆·马斯克和杰夫·贝索斯和结合体。
两人分别有SpaceX和蓝色起源这两大太空公司。
就连那颗飞向地球的彗星,也对应现实中的「4660 Nereus」小行星。
1982年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在跟踪这颗小行星。
它大约每十年进入地球轨道一次,属于「近地天体」。
而观测目的,正是因为它包含价值约47.1亿美元的稀有金属。
  
当然。
比起以上这些,《不要抬头》最大的一个讽刺,还是总统大选前后美国国内前所未有的分裂状况。
随着彗星撞击地球日期的临近,彗星离地球越来越近。
近到只要抬头,就可以在天空看见。
就算是主张阴谋论的人,也不得不重新思考。
  
但。
哪怕真相只需抬头就能看见。
仍然有部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视而不见。
他们可能是参与竞选的政客。
可能是觊觎稀有金属的富人。
可能是看中彗星可能会带来工作岗位的穷人。
也可能只是单纯想特立独行的激进分子。
  
因为一颗彗星,整个美国被撕裂成了两个阵营。
非黑即白,势不两立。
愿意相信这件事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抬头看」(Just Look Up)。
与之相对的另一部分人,他们的口号是「不要抬头」(Don't Look Up)。
甚至引发了大规模的冲突。
  
《不要抬头》以一种近乎歇斯底里的状态,拍出了美国两党对立的局面。
也就此强调了二极管思维的可怕之处。
它可以轻易就成为政治工具,致使无人在意真相。
而这样的状态,不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在疫情之下,它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写照。
  
当电影中所隐喻的真实事件被一一解读出来以后。
也就不难发现这部电影的缺陷。
它最大的缺陷就是:需要解读。
如果说,在电影中指涉政治是「夹带私货」的话。
那么《不要抬头》这部电影就是在私货中插播电影。
  
换句话说。
亚当·麦凯想要用电影去讽刺现实的意图过于明显,以至于让电影被现实牵着鼻子走。
他把过去两年间美国发生的大小新闻用电影重新包装了一遍。
如果剥离掉现实的话,这部电影将变得毫无意义。
这种投机取巧且孤注一掷的方法,难免惹人反感——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需要电影呢?
直接看新闻报导不就好了?
但。
肯定也有一部分人,对于电影所提及的政治事件是感兴趣的。
并且会为这些隐喻而感到兴奋,仿佛与导演产生了某种心灵感应。
  
此外,这部电影的另一大问题在于:
通篇的讽刺与揶揄,归根结底是一种自嗨。
地球毁灭的结局,看似在警惕世人。
其实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慢。
导演传递出的是一种「鸵鸟思想」——
人类是愚蠢的,是不值得被拯救的,通通毁灭吧。
  
然而,无论是气候危机还是全球抗疫。
事实上确实有一部分人在作出自己的努力。
电影的结尾等于无视和抹杀了这部分人的奉献。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懒。
电影的前半部分,玩笑开大了。
讽刺的喜剧效果是达到了。
但结尾已经圆不回来了。
毕竟,提问远比回答要来得简单。
在黑色幽默和末日叙事之间,电影没有找到平衡。
  
导演亚当·麦凯这样形容《不要抬头》的观感:
「我的目标是带观众穿过整座游乐园,最后抵达垃圾场。」
他对这部电影有着清醒的认知:
《不要抬头》这部电影好与坏,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必须引发争议。
这么拍电影的目的,不正和电影中所讽刺的现象相吻合吗?
所以。
《不要抬头》在电影中所讽刺的现象有多荒唐。
这部电影就有多荒唐。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