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空间 > 详细内容
攀岩这项运动为何如此有魅力
发布时间:2021/5/23  阅读次数:2557  字体大小: 【】 【】【
1923年,当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被《纽约时报》记者问到为什么要爬珠穆朗玛峰时,他回答:“山就在那里。”在文明之初,人类便以血肉之躯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上攀爬,而现在,都市里随处可见“禁止攀登”的标语。城市尽是坦途,人类为什么还要攀登?

  

“我离不开攀登”


攀岩运动被称为“岩壁芭蕾”,最初源于现代登山,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立运动,可以说登山包括了攀岩。2016年,攀岩被确定为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据报道,攀岩最初在1987年被引入中国,现在全国约有400家攀岩馆,30万攀岩人口。

在2019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中,主角亚历克斯·霍诺德在无保护的情况下,历时近四小时,成为徒手攀登优胜美地公园酋长岩的世界第一人。仅是隔着屏幕看他攀附在岩壁上,便足以让观众屏息凝神、如坐针毡。

但不同于《徒手攀岩》中的亚历克斯,大部分的攀岩运动都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即便如此,在不确定的自然环境中,与岩壁充分接触,沿着线路,借着大小不一的岩点向上攀爬,这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不是一件美妙的事。

  
▲何川进行华山南峰独攀


何川有时也会怀疑自己,他在肯道尔国际山地电影节上与我们分享到 。他是北京一所大学的老师,从2002年开始攀岩至今,是独攀华山大岩壁第一人。华山南峰海拔2100多米,峭壁高差近600米,矗立宛如刀削。2015年,何川历时八天八夜,完成了华山南峰独攀。这次攀登没有可供参考的线路,何川自己背着装备,吃住都在岩壁上,睡觉就在自己临时搭建的一平方米左右的吊帐内。他一面攀爬,一面在岩壁上寻找保护点,建立保护站以固定绳索。因为长时间攀爬,他的双手伤痕累累,甚至指甲都有些分离,轻捏东西也会疼痛。

他说,特别艰难的时候,身体上特别疲惫,精神上接近崩溃,恐惧的感受深入骨髓,肾上腺素分泌,有时甚至会怀疑人生:在家里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跑到这里来受这种磨难?

可何川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回来了。近二十 年的攀登经历,成为了他自己的一部分。“我离不开攀登。”他说。他把这归结于内心的需求——在安全、生存、情感、尊重等等需求被解决后,他通过攀登来超越过去的自己。

全国攀岩冠军、中国为数不多的洲际定线员邱洪树说,十六年的攀登经历,塑造了他的性格。“要不断地面对自己的失败,因为总是在挑战更难的线路,然后去改进,这个过程就是不断挑战自我。”

  
▲邱洪树在攀岩中


他在20多岁接触这项运动,后来,攀岩从热爱变成了他的事业。与他接触的人评价他“随和低调,定线风格严谨”。在采访中,他话不算多,也不常吐露自己的感受,但说起攀岩的环境、线路、技巧和国内外攀岩训练,邱洪树如数家珍。“攀岩不是简单的室内岩壁,还有室外的岩壁,岩壁不仅有石灰岩的,还有花岗岩、砂岩……比如裂缝的一些爬法,这些可能开始都不知道,经过不断地尝试,发现攀岩的世界真是太广阔了,有很多东西可以学。”

荒野的可能


1923年,当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被《纽约时报》记者问到为什么要爬珠穆朗玛峰时,他回答:“山就在那里。”这句看上去像是受够了类似问题的吐槽式回答,成为了登山史上最著名的引语之一,也不禁令人好奇:山上到底有什么?

在城市里,稍许留意便能发现“禁止攀登”的标语。现代人也很难会想起,我们的祖先在文明最初的时候,赤脚行走、攀爬在山野之中,用简单的工具跟野兽近身肉搏,茹毛饮血。

  
▲环球旅行途中的孜孜和她的先生

在城市里,头顶永远有遮挡,街道上有人、有车,人类适应了这种包裹感,孜孜说。孜孜是英国肯道尔国际山地电影节亚太区总监,是她将这个被称为“户外电影奥斯卡”的文化盛事引入中国。2009年,当时在浙江工作的孜孜,在工作压力之下请假和同伴去了西藏。没有任何户外经验,孜孜成功完成了冈底斯山主峰、神山冈仁波齐的转山之行,最高处卓玛拉山口的海拔达到5600多米。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她又陆续尝试攀岩、攀冰、冲浪、滑翔伞、皮划艇、滑雪、潜水等多种户外运动,还曾进行为期800天的环球旅行。

“到荒野的时候,你身边什么都没有,距离最近的物体也可能非常远。这种暴露感阻挡了很多人跨出更多一步,因为不知道在这毫无遮挡的环境里,会发生什么。”孜孜说。

  

环球旅行途中,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孜孜站在佩里托莫雷诺冰川上,看着眼前延伸三十几公里的嶙峋的冰舌,脚下时时传来冰层移动、爆裂、砸入湖里的声音,内心无比开心雀跃。

“以前以为,人文的东西更有教育意义,”她说,“但是真正看到大自然磅礴的力量,发现自然的美景也能给人很深刻的教育,它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的大跟自己的小,人会变得更谦逊、快乐、平和。”

远离城市和人群的自然环境,给了孜孜空间,让她短暂地撇开眼前事,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感受,“我的身体舒不舒服,我的四肢,我的手,我的腿,它们的状况怎么样,我的心情如何?”

  
▲山野中的曾山

这种对自我的觉察,曾山也有感触。“一旦置身在山野原始的环境里,面临眼前的挑战,你就得专注,忘记其他所有事情。那些令你忧心的小事,也不再重要。”曾山来自美国,从事登山运动已经有三十多年。1990年,时年20岁的他前往北京大学学习,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当时刚刚成立的学生登山团体北大山鹰社。中国广阔的山川吸引他留了下来,这一待,就是三十年。

曾山说,山野的环境和攀登让他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生活,“人们常常对某些事情痴迷。登山让我清楚地看到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他热爱在自然中的时光,享受和女儿一起去山中徒步,在小溪边搭帐篷。在他眼中,“健康和孩子”,是最重要的。

  

克制


无论是否与伙伴同行,一个攀登者总是独自面对眼前的岩壁,承受日晒风雨,对抗着地心引力,恐惧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亚历克斯在《徒手攀岩》中这样描述他与恐惧的关系:“你没有办法消灭恐惧,只能想办法走出恐惧。通过反复练习动作,我试着扩大我的舒适区,直到我不再觉得恐惧。” 他在徒手攀登酋长岩之前,准备了两年,在有绳索保护的情况下反复练习,有的艰难路段,他攀登了超过90次。

  


曾山说,攀得越久,他越“保守”,会去想人和自然的关系:“山总是在那里,不要太快,不需要过于执着,得真正理解自己面临的处境,而不是头脑发热地陷入困境。”他还会去研究一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也许是攀登者身体不适,也许是天气不好,也许是途中丢失了一罐燃料。在他看来,这些小因素累积在一起,就像“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但这也意味着,风险可以通过关注这些因素得到控制。

“你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要在自己能够接受的水平上。”何川说。“当你的认知和能力匹配的时候,风险通常是可控的,不去做超越自己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可以去享受的。”

虽然攀岩被称为“岩壁芭蕾”,但攀岩者在岩壁上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比舞者克制得多。人类以血肉之躯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上攀爬,也像极了一次又一次探索太空的努力——充满未知,需要勇气和好奇心。

  
世人对攀登者的问题,来来去去无非关于意义。但真正想去做的人,纵使有怀疑,想得更多的恐怕是下一座山在哪里,以及怎么攀。孜孜因为在各地推广户外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的时候在城市里,她说最理想的生活是住在挨着山的小镇,有事做,有山攀。何川把北京的攀岩胜地白河当作第二故乡,除了在市区工作,基本就住在这里。曾山爱上四川丰富的登山资源,也喜欢城市的文化活动和演出,他在成都开了一家登山培训学校,算是达到了一个“平衡”。邱洪树选择和家人一起住在上海,在山野和城市之间穿梭,当被问及如何用一句话表达对户外探索的理解时,邱洪树用了一句诗—— “我看见风暴而激动如大海”,他把这句话写在了自己的攀岩鞋上。

诗句出自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预感》,全诗如下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我感到阵阵风来,我必须承受
然而在低处,万物纹丝不动
门轻关,烟囱无声,窗不动,尘土依然很重
我看见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来又蜷缩回去,我挣脱自身,独自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