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面团加馅料简单合成的东西,好像很难做到颜值与口味兼具。
不过在德国,有一对夫妻还真的把馅饼升华成了艺术品。
经他们手而生的馅饼是这样的:
不光表皮精致,馅料也很丰富,绝不偷工减料:
即使在经过进一步的高温烘焙工序后,外观也依然能保持原始的高水准:
这些精致馅饼的背后,是一对来自德国的夫妻:
妻子名叫Karin Pfeiff-Boschek,土生土长的德国人,今年62岁。
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受到妈妈和祖母的影响,耳濡目染之下也对烘焙产生了兴趣,
一开始Karin只是迷上做一些具有装饰性的蛋糕而非馅饼。
“说实话这条路并不是很好走,在我的国家已经有很多出色的蛋糕装饰师了...”
(妻子Karin)
那么Karin又是怎样转而给大众美食馅饼做起了装饰呢?
这就要说到她和丈夫Bruce Boschek的相遇。
Bruce出生美国印第安纳州,1965年因求学进修移居德国:
1982年,Bruce和Karin在一个法语班上认识,不光感情上发展迅速,两人还惊喜的发现对方竟然都很热衷于烘焙料理。
Bruce很擅长做美国式馅饼:
相识后的数年间,馅饼渐渐成了这对跨国夫妻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
因为丈夫带来饮食习惯的改变,Karin也慢慢从曾经的“想做一个蛋糕装饰师”变成了“想做一个馅饼装饰师”。
追求梦想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2016年,Karin开始尝试做起了糅合一些美国风格的装饰馅饼,馅料多以水果为主,而丈夫Bruce则主要负责为妻子拍照记录,默默支持妻子的梦想。
翻阅Karin早期的Instagram,那时她做的馅饼还算不上特别好看。
虽然有一些装饰性元素,但称不上精美:
没放进烤箱时颜值好像还不错?
但当从烤箱中取出来时...颜值尽毁...
不过坚持总会有回报。
在Karin日复一日的练习下,她的技艺日渐娴熟精湛,她制作的馅饼也没了一开始那种尴尬的不完美感。
取而代之的是完整,精致且成熟;
同时Karin还开始尝试一些更复杂的装饰技法。
从简单图样堆积逐渐加入了非重复图形,或者一些几何元素,避免在视觉上产生疲劳:
正方形的馅饼也诞生了:
本该乖乖藏在馅饼里的水果馅料登上舞台,成了主角:
通过一些蔬菜浆果汁或冻干粉,Karin为面团上色,使其在视觉上更耐看:
有了颜色对比,馅饼都立刻变的更有现代艺术感了:
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这些馅饼的做法其实和传统做法相差无几:派底,馅料,派皮,三部分缺一不可。
看似存在感最低的派底,Karin制作也很用心,每一处可装饰的小细节都不放过,即使只是一个派底,都精致到让人不忍下口:
有时派底的制作可能比派皮还要花心思,就拿下面这个苹果玫瑰派来说,完全是派底主导了整个馅饼的风格:
如果派底和派皮都非常精美,那整个馅饼最后出来的效果会更惊艳:
派皮也是起到装饰效果的关键一步,而且偏薄的派皮更需要熟练的技艺:
为了将馅饼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Karin一直秉持着“像雕刻家对待大理石一样对待面团”的态度,
光是用来做馅饼的刀具就有超过100把,擀面杖可能是普通人家的好几倍:
锅子挂满了房顶:
模具能平铺一桌:
包括前期的材料准备,和面到装饰,焙烤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少,有时为了做出来独一无二的造型,Karin还需要前期自己手工制作模具。
就拿下面这个看起来简单的波浪造型馅饼来说,由于市面上没有Karin所需的波浪形模具,她不得不自己亲手做模具。
整个馅饼做下来花了近8个小时,这还不包括前期制作面团和烘烤的时间:
正因如此用心,虽然是大众食物,但Karin做出的馅饼细节绝对经得起细看:
对于做馅饼,Karin有自己坚持的信念:“馅饼可以做成艺术品,但首先一定需要美味。”
在Karin手下的馅饼,真正做到了口味与外观兼具。
这些馅饼也让Karin和丈夫Bruce这两年变得小有名气,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都曾采访过夫妻两。
他们的馅饼甚至还拥有自己的专属日历:
以及“性感写真集”:
不用担心这些馅饼在做出后会不会被浪费。
夫妻两人平均每周制作三份左右的馅饼,待拍照发布之后,除了自己食用外会将其中大部分赠送给朋友家人和当地慈善机构。
如今馅饼成功的背后,少不了丈夫的支持与参与,更少不了妻子Karin的坚持与初心。
目前这对夫妻和自己的一只汪生活在德国魏玛(Weimar)一处花园洋房中:
在这里,每天有美景和狗狗相伴,Karin和丈夫Bruce既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的馅饼,还可以专心享受身边的美好。
“我喜欢一切美好的食物,如今在家里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就能轻松创造美,我真的很享受。”
爱好填满生活,生活就是爱好。
这种日子我真实羡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