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礼仪 > 详细内容
关外
发布时间:2020/6/3  阅读次数:1547  字体大小: 【】 【】【
到关外去!到关外去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
而有一群风雨兼程的华夏先民
却选择了背井离乡的迁徙
到关外去,到关外去
这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呐喊
也是重塑近代东北的力量
就让我们回望那场悲壮的征途
翻开中国移民史上最恢弘的篇章

关东是禁地
山海关以东,谓之关外或者关东,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东北。闯关东,是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内地向东北地区的移民运动。这场人口迁徙规模之大、历时之久,直至上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占东北才有所止歇。
  
“闯关东”迁移路线示意图
“闯关东”移民赴东北的路线主要是“泛海”和“闯关”两途,1894年后,铁路移民开始占据主流。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0期
闯关东始于清兵入关之后。1644年,清世祖顺治帝从盛京(今沈阳)起驾,迁都北京。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八旗官兵和旗人相继“从龙入关”,本就地广人稀的东北愈加空旷,平均下来每平方公里还不及两人。曾经清王朝为了保护这片“龙兴之地”设置的禁关令、修筑的柳条边墙,反而使东北的人口形势更加严峻。
  
辽宁绥中的柳条边遗址。修浚边壕,沿壕植柳,谓之柳条边。
图片来自网络
“盛京形势,黄沙满目,一望荒凉,倘有奸贼暴发,海寇突至,猝难捍御,此外患之可虑者。以内而言,合河东河西腹里观之,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患之甚。”
清廷显然也不愿看到祖地在禁关令下日渐荒废,于1653年向全国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按招民多寡,授以大小官职,鼓励关内人民出关开垦,并许诺分配耕牛、种子、口粮等。在这样优渥的扶持政策吸引下,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省的流民纷至沓来。
  
顺治十年,山海关开放
图自视觉中国 / BVS优图佳视
按理说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前往关东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这饱含悲壮的“闯”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在1668年,亲政不久的康熙帝认为关东是“祖宗肇迹兴王之所”,若任外族人摆布,会殃及王朝的命脉,遂发布《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令》,关闭山海关的大门,筑起新的柳条边墙,意在斩断方兴未艾的流民潮。
  
康熙朝兴建的柳条新边,长690里,起于威远堡,向北逶迤至今吉林市北法特,目的正是为了堵截关内的流民。
图片来自网络
但移民的脚步并未因此停下。封禁之初,东北的流民不足10万人,而到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东北地区的移民人数总计已达131万之多。从柳条新边的修建,到1792年东北弛禁,再到1860年东北开禁,这两百年间的新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的条件下涉险闯入东北的,“闯关东”由是而来。
  
白山黑水对关内百姓的吸引力没有因为一纸禁令消失。
移民潮,时势
为何关内百姓要违抗朝廷的律令闯入关东呢?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关内各省的人口爆涨,土地不负重荷,又常遭地方势豪侵占。黄河下游水旱频发,饿殍遍野,灾民为生计所迫,只得寄希望于东北的沃壤。
  
东北肥沃的黑土地适于耕作
二、清廷的禁令其实并未得到严格的执行,很少有移民因为擅自闯关而获罪。满清政府因惧怕激起民变,更多地采取默许和容忍的态度,灾害年景时甚至会临时解禁。
在如何对待封禁的问题上,清政府自始至终充满着矛盾。乾隆皇帝一面密谕:“如有贫民出口者,门上不必拦阻,即时放出”;一面又在密谕中特意强调:“不可将不禁伊等出口情节,令众知之。”
封禁的这两百年,也是满清由昌盛走向衰落的两百年。鸦片战争,丧权辱国;瑗珲条约,沙俄掠地,关东地区的边防亟待加强。
  
虎视眈眈的沙俄迫使清政府动摇封关的旧例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0期
“鉴于内外情势之变迁,始以筹边移民为急务”,在天灾人祸的迫使下,清廷于1860年结束了封关的政策,正式打开了虚掩的大门,“闯关东”也在潜流两百年后迎来了它的高潮。
  
1860年,山海关再次向关内流民开放
图自视觉中国 / View Stock / Sino View
“东三省之开放设治,遂如弩箭在弦,有不得不发之势矣。”
“强邻逼处,军食空虚、揆度时宜,不得不以垦辟为筹边之策。”
伴随中国的边疆危机日益加深,晚清政府对东北的开禁放垦也加大了力度,先后开放各大流域,解除汉族妇女移居关外的禁令,统一满汉待遇,提出优惠政策,直至1904年(光绪三十年),东三省全面开禁。
  
汤旺河,是松花江下游的一条主要支流,其流域是东三省最晚开禁的地区之一。
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政策,走过了一个“开垦—封禁—开垦”的“之”字型路线。民国以来,闯关东更是趋于白热化。
1914年,民国政府颁布《国有荒地承垦条例》,使移民垦荒具有了法律依据。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调查,1923至1930年的7年间,移民人数每年竟多达100多万。“闯关东”成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口移动。
  
电视剧《闯关东》剧照
  
中东铁路示意图
中东、京奉铁路以及各大路段的竣工通车,使坐火车到达东北各地相当便捷。与早期移民沿渤海湾岸线徒步而行不同,民国时期,铁路移民成为“闯关东”的主流。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01期 供图/陈文龙
东北是“闯”出来
从清初到民国,来自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数以千万计的民众因战争与灾荒背井离乡,奔赴东北开疆扩土。中原百姓顶风冒雪、突破重围,在关东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而这场“闯关东”的大潮,绝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人口挪移,更是一场东北的重构与再生。
  
图自视觉中国 / RichardLu / Viewfly影迹视觉
闯关东,首先促进了东北话的成型。山海关是固若金汤的“天下第一关”,却难以阻挡方言的传播。汉语与满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读着酣畅、听着诙谐的东北方言。
  
东北官话分布图
图自《中华遗产》2017年07期
满族是东北的土著民族,是清初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民族共同体,满语文自然也成为当时通行的交际工具。即便在顺治年间招垦政策的引导下,出关的汉民也并未给满语言带来多大的冲击。至康熙年间,东北地区的满语言仍是一片繁荣景象,八旗军内,无论蒙汉,皆习满语。
  
故宫匾额上的满文
图自视觉中国 / shen wei / Getty Creative
满语在黑土地上的衰微,反而是东北封禁期间的故事。辽宁地区因为适宜农作、衔连海陆而成为闯关汉民的定居地,当地汉民之众,到乾隆末年,盛京的满族官员甚至无法书写满文。道光年间,吉林地区的满语文也出现了颓势,衙门遇有旗民交涉事件,定拟罪名时亦多用汉文。到光绪初年,清政府已表示不再收阅满文,汉语取代满语的趋势已不可扭转。
  
盛京,今辽宁沈阳,曾经满语在这里回响
今天通行东三省的东北话,在汉语的大框架下,仍留存着满语的痕迹。满语虽然被“闯关东”时涌入的强势汉语替代,却并未退出历史的舞台,它变成了一个个日常词汇,隐匿在东北人的闲谈之中,有些满语借词甚至难以同汉语区分开来。
词汇含义:
抖搂/揭露
/女孩
胳肌窝/腋窝
秃噜/没办成;松脱
把式/技能
划拉/打扫
藏猫儿/捉迷藏
掰扯/辩论说理
特勒/衣冠不整
今儿个/今天
闯关东的恢弘历史,同样镌刻在东北的地名中。内地流民进入东北,多是拖家带户的迁徙,他们落脚安家之处便被冠以本家之名。从山海关到满洲里,李家沟、范家屯等具有汉文化色彩的沿途地名,在江河、村镇多以满语命名的东北显得格外醒目。
  
牡丹江干流上的镜泊湖
东北地名很多都转译自满语。比如牡丹江,它并非因牡丹花得名,清时这条松花江第二大支流名曰“穆丹”,在满语中是弯曲的意思。
移民的繁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黑土地的崇信。清入关前,信奉万物有灵的萨满教独占了我国东北各民族的古老祭坛。而当外来的移民成为多数派,本地的宗教信仰也就不拘一格了。城里乡间出现了太清宫、关帝庙、妈祖庙,中原文化里的孔孟之道、节庆风俗都在这里找到了一席之地。
  
黑龙江鸡西市 虎头关帝庙
作为地域烙印鲜明的曲艺曲种,二人转也是在“闯关东”中发展起来的。它由东北大秧歌与中原传来的莲花落融合而成,兼有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山东柳琴的音乐元素。如果留心二人转所演唱的内容,你会发现《大西厢》讲才子佳人,《包公赔情》述三侠五义,几乎都是发生在关内的故事。
  
传统二人转
闯关东,更闯出了农工商并举的富饶东北。满清治下的东北发展极不均衡,农作物单一,生产力低下,最普遍的商业形式是以物易物。
关内移民进入东北,带来了先进的农具与多样的经济作物,使当地农业脱离了原始状态。他们修路造桥、开矿山、建工厂、建银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东北近代的城市化进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亦养一方水土。
从清初到民国,无数中原移民冲破柳条边,将自己的命运与那白山黑水联系在一起。
今天东北的人口、语言、文化、经济都与这股“闯关东”的浪潮息息相关。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那些敢闯敢拼的的华夏先民,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