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风诗词 > 详细内容
[听见诗歌][唐诗]李白《月下独酌》
发布时间:2019/5/22  阅读次数:1585  字体大小: 【】 【】【

听见诗歌

  

點擊這里打開新視窗 | 以下內容被隱藏:www.ximalaya.com (我已了解這是外部網站,并同意加載)

  

写在前面

  为了方便让大家收听,每期都将录音进行了上传,点击标题“听见诗歌”下面的“同意加载”再点击播放键便可以在线播放(电脑和手机客户端都可以播放)。文末附有录音下载链接,喜欢的也可以直接下载。
  提到古诗歌,谁都可以不讲,但李白是一定绕不过去的。余光中说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今夜趁着月色正好,与大家分享一首李白的《月下独酌》。

  

关于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上阳台帖》

  

马远《举杯对月图》

  

马远《对月图》

  

费丹旭《举杯邀月图》

  

溥儒《对酒望月图》

  

胡也佛《举杯邀明月》

  

慕凌飞《举杯邀明月》

  

张大千《举杯邀明月》

  

白伯骅《李白诗意图》

  

刘旦宅《李白邀月图》

  

冯让先《举杯邀明月》

  

陶冷月《李白诗意图》

  

沈夏烺《举杯邀明月》

  

徐菊盦《举杯邀明月》

  

叶道本《举杯邀月图》

  

傅抱石《夏山图》

  

刘国辉《月下独酌》

  

黄均《李白行吟邀月图》

  

王子武《李白邀明月》

  

陶为浤《花间一壶酒》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歌赏析

  如果这世间有天才的话,我想李白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他出生于盛唐时期的中亚碎叶,当时属于唐朝的安西都护府。五岁时随家迁居蜀中,即今天的四川省。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扬雄,以及宋代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都是来自蜀地。可见蜀地钟灵毓秀,人才荟萃。不知道有没有四川的朋友观看听见诗歌节目?
  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碰到了贺知章,即前面讲过的《咏柳》作者。贺知章当时已经名噪诗坛,读了李白的诗文之后,竟惊呼他为“谪仙人”,也就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言外之意是说李白的飘逸洒脱不是凡人所能为的。
  李杜被分别称为“诗仙”和“诗圣”。“仙”是接近天的,而“圣”则是接近地的。所以杜甫的诗历历关心着民众的喜怒哀乐,而李白的诗篇里则始终充斥着一个强大不羁的自我,也时时透露出他作为一个天才的孤独。如同这首《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携着一壶美酒,诗人在花丛间独酌独饮。剧烈的孤独感袭来,借着醉意,举杯邀月,一低头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虽无友伴,月、影、诗人,转眼也凑成了三人。然而,月与影既不能陪诗人共醉,更不能解诗人心事。罢了,春光将逝,故且就着这月和影,及时行乐吧。诗人高歌起舞,月亮与影子也随着诗人起舞徘徊。醒时一起交欢畅饮,醉后就各自分散吧。如此结下这毫无牵挂的交情,相约直至入道成仙。
  儒家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根据时代环境,在仕与隐之间做一个选择。但由于唐代国力强大,时代自信空前强大,唐人的追求也变成了仕与隐的两全。所以在功成名就之后潇洒归隐,成了唐代大多数读书人的理想。李白也不例外。
  这种理想在他浪漫情怀的滋润下,比任何人都表现得强烈。李白渴望的仕途不是做个小官那么简单,其目标是近乎宰相的职位。他理想中入仕的途径也不是科举考试之类,而是突然的声名鹊起,然后被天子从山中请出,直接委以重任。所以,当唐玄宗召李白做翰林待诏时,他以为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的机会来了。然而,事实上他仅仅成了一个在皇帝歌舞游乐时写些助兴诗文的御用文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史称“赐金放还”。这首诗就写于其理想受挫的人生中后期。
  李白是一个对月有着特殊情感的诗人,他笔下的月亮,姿态万千,占据了其现存诗作的三分之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是天真孩童的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思乡游子的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这是理想主义者的月;“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这是思妇的月……
  传说中,李白的生命也结束在这“月”之上。那年,李白在秦淮河畔的酒楼饮酒赋诗。那天是十五,月色正好,他便乘兴到文德桥上赏月。醉眼朦胧之际,李白看到天上的月亮掉到了河里,于是便张开双臂去捞月,瞬间,水中月亮被剖成了两半。诗人闻一多据此写了一首长诗,叫《李白之死》,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一读。
  《月下独酌》组诗一共有四首,今天分享的是其中的第一首。月亮在这首诗里既成了诗人的知己,也衬托了诗人的孤寂。现实中的朋友会随权势贵贱离散,会因天涯路远阻隔,会随生死永别,然而月却是随时都在身边的。可是物终究不是人,它永远不能与诗人对谈,更不能理解诗人壮志难酬的痛苦,所以这种交游是“无情”的。
  李白与大多数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痛苦与孤独绝不会一沉到底,重到你无法承受。如同传说中那唯美的死亡,他的悲伤也是飘逸向上的,因为他在孤独的绝境处尚且懂得自我排遣,懂得及时行乐,懂得期待仙道的飘逸。利用眼下仅有的一切去寻觅生命的诗意与满足。如同这首《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飞鸟会散尽,烟云会离去,但青山却一直都在。哪怕千金散尽,哪怕英雄末路,哪怕世间孤独寂寞到只剩他一个人,李白也依然是李白,那个“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白。只要这山水风月存在一日,他的心就不会死。因为山月永恒,它们永远不会厌弃你。
  苏轼说得好“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伟大的诗人告诉我们,自然的永恒赋予了我们世间最大的财富,在此之外,一切得失或许都是无关紧要的,那么,这世间又有什挫折不能克服呢?所以,当你悲伤难过时,当你孤独无友时,不妨抬眼看看青山、看看头顶那轮明月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今晚你的城市有月光,别忘了跟月亮说声,晚安。


複製代碼
https://pan.baidu.com/s/1dTL_zkdHS0lmrDdZYitnrQ  提取码:ae5n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