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谈天说地 > 详细内容
中国父母催婚的背后 是2亿单身人口的养老焦虑
发布时间:2019/3/9  阅读次数:960  字体大小: 【】 【】【
老龄化加剧,结婚率惨淡,按《中国统计年鉴2017》的抽样比折算,中国的单身人口总数大约达到2.4亿。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老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

综艺节目里,演员高亚麟的这番话,让我突然理解父母的催婚:爸妈会有离开的时候,到时,直面死神的你,谁能替我们照顾?谁能给你依靠?

节目中,32岁的未婚女演员焦俊艳正面临前后夹击式的催婚。在父亲看来,二三十岁,就该结婚成家,否则会留下遗憾。

焦俊艳则认为,道路千万条,自由第一条,婚姻不自主,此生泪两行。但违背父母的心意,又多了一份心理负担。

两难之中,嘉宾高亚麟说了这番话:直面死神、看到人生尽头的父母,越来越担心无法给你支持。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0周岁及以上人口首次超过0~15岁的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提到,60岁以上人口达2.5亿。

老龄化加剧,结婚率惨淡,按《中国统计年鉴2017》的抽样比折算,中国的单身人口总数大约达到2.4亿。

生命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长辈相继离世,身体日益衰弱,正在经历老去的2.5亿中国老人,也正在为2.4亿单身孩子的后半生焦虑。

1

节目热播时正值春节,作为家中的适龄未婚女青年,我也正经历催婚大军的“十面埋伏”。

“我初中同学5年前就抱上孙子了。”

“女孩子早点结婚生孩子,对身体好!”

“我同事大哥的儿子,今年28,没女朋友,认识一下?”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邀朋友上家里吃饭,爸爸来敬酒:“小燕,你工作最早,也要带个好头,祝你早日找到如意郎君!爱情事业双丰收!”

妈妈在念叨:“你们从小玩到大,要是手上有好男生,都互相介绍介绍。”

从大学开始,找对象的任务就被父母提上日程,工作后越催越紧。催得越紧,心理就越逆反:

“我还偏不结婚不生孩子怎么着?我一个人过得挺好,你们不就是想抱孙子吗?”

出乎意料,一向看重血脉的我爸,今年这么回答我:

“你老说要独身,让我们很担心。生不生孩子随你,但我们希望有人能陪着你。”

也就在今年,他眼前经常出现黑影,检查出玻璃体浑浊,医生说不必治,也治不好,因为这是近视眼的生理性老化。

2

父亲家族有高血压遗传史,祖母尚在中年,就因高血压中风离世,爷爷晚年也苦于同样的病症,瘫痪在床,最后的日子执意要回到山村老家。

爷爷临终前,一直是续弦的奶奶在床前照料。6个子女都早早走出山村,各有家庭和事业,无法日夜守候,伺候的重担自然落到奶奶身上。好在她和爷爷感情甚笃,结婚20多年,经历过丧妻之痛的爷爷对她疼爱有加,两人相处的最后时光,奶奶任劳任怨。

尽管年轻时对这位继母心有芥蒂,但久病床前,在爷爷离世后我爸还经常感念奶奶的付出,这似乎也让他看到人生的部分真相:老之将至,生命将终,比子女手足更靠谱的或许还是伴侣。

他担忧我孤独终老,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们这一代,尚有手足可以帮衬,而作为独生子女的我,没有姊妹,远离家乡,父母老了,要是经历生死,遇到大事,临近晚年,没有伴侣,没有子女,何枝可依?

这样的困境,上亿中国家庭都在面对:社科院人口学者王广州曾运用人口抽查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型估计,2010年全国独生子女的总量为1.45亿,2015年可能达到1.76亿。

每个人生来就是在走向衰老的路上疾驰,双亲都告别人世,挡在他和死神之间的那堵墙轰然坍塌。走过半百的父亲越来越担心以后可能帮不上我,正如我决定北上工作前他的劝阻:北京房价高,爸爸担心没法帮你买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能看着我后半生有着落,成为他的心头大愿。

3

不久前,日本东京电视台的节目《可以跟着去你家吗?》跟拍了一位69岁的独居老人。

老人年轻时因学业失意而被鄙视,嗜酒又患上疾病,无法工作,也没有成立家庭,一直靠遗产生活,后来父母、妹妹、身边人都离开人世,他离群索居,20年没有打扫过屋子。

对着镜头,他问道:“如果认识的人都死了,你还有活着的意义吗?”

早早被边缘的老人没有过成家的念头,但他还是希望节目组的摄像师能组建家庭:有家人的话生活就有意义了吧?人间啊,在人之间才叫人间。

尽管老人的例子相对极端,但看完节目还是心有戚戚:如果独自活到老年,亲友都渐渐离开,我会过得比这位老人好吗?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日本老年社会的现状像是一个预言。到2017年,日本全国65岁以上老人达3514万,占总人口数的27.7%,比例高得全球第一。

每年,有3万甚至更多日本老人经历“孤独死”,2016年,“孤独死”的案例有4.7万例。NHK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死的冲击》也将镜头聚焦在这些孤独离开的老人身上。

日本无缘墓地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车轮绝尘向前,亲缘、地缘却渐渐淡薄,经济压力下的少子化和个人意识觉醒的不婚主义,都让日本“无缘死”现象日益加剧。

1990年之后,日本终生未婚率逐年走高。

不止日本,单身正在很多国家风靡:美国成年未婚男女从1980年的29.6%与22.5%,上升到2017年的34.9%与29.3%。中国的初婚年龄也在不断上升。

在中国,每年也总有空巢老人在家中孤独死去的新闻,读着让人揪心。

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远近的现实和不够完善的养老制度,让催婚的父母越来越焦虑。

4

但不婚不育只会留下“孤独死”的结局吗?或者,老龄化只剩下“空巢”的选项吗?

未必。

同样在日本,这7位单身阿姨们活成了幸福的模样。

去年底,NHK推出了一部短纪录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这7位阿姨年龄在71岁和83岁之间,1位离异,6位一生未婚,在一栋小楼里同居养老。

这个从2008年成立的养老组合名叫“个个Seven”,年轻时个个都是职业女性,有播音员、广告策划人、记者、心理学者,经济状况相当,自理能力也非常强。

阿姨们都认可同居养老的理念,并立下规章制度,平时个人生活不互相干涉,有活动时一起玩耍,有人身体不适时可以通过每个房间都有安装的SOS呼叫系统来相互帮助,但并不提供护理帮助,因为阿姨们都能理解:久病床前都难有孝子,何苦又给姐妹们带来负担。

共同生活的10年,也是共同进步的10年,姐妹们一同写作、用电脑、赏樱花,希望每一天都不是虚度。建团的初衷,也是不想让自己孤独死去。

当然,想过上这样的晚年生活,前提是独立与规划——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生活能力独立,并为以后的日子做好健康规划、经济规划、爱好规划。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对不想被赶鸭子上轿的年轻人来说,一步步向父母证明自己独立与规划的能力,或许能一定程度上减轻爸妈的担心。

而对正在老去的父母来说,组团同居养老的经验,多少为往后的日子添了一份希冀。

“理解,也是一种理性”,但理解并不等于接受;危机,意味着形势的严峻,也潜藏着广阔的机遇。有机构预测,到了2023年,中国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将达13万亿元。

在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对老龄化给予高度关注,并提到:“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尽管很难,但父母子女之间多一份理解和尊重,亲子之间也能少一份焦虑。

所以,不想被催婚的年轻人们,用能力告诉爸妈:我可以;不想破坏亲子关系的父母们,用理解告诉儿女:我爱你。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