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剪影 > 详细内容
隐居60年
发布时间:2019/2/15  阅读次数:1361  字体大小: 【】 【】【
河北卢龙县北部山脉,夜幕四合,繁星漫天。山里的夜,黑暗浓得化不开,唯一一缕刺破黑暗的光线,来自隐居者王树用来查看羊圈的手电筒。茫茫大山中的这一点点人烟,已经缓慢生长了百年。

  
清朝末年,刚剪了辫子头的王树爷爷带着新婚妻子和一挑子家当翻过大山外出谋生,被山这边秀美风光吸引便在此扎根。夫妻俩在山坳坳里搭起柴草棚,男耕女织,在荒芜的大山里添了七子两女。作为家族的第三代,王树一出生就生活在这里。如今,63岁的他也到了花甲之年。

  
环绕着王家祖屋,一块块用粗石垒成的梯田错落有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从清朝开始,王树的爷爷在此开垦荒山,辟出的一排排整齐的梯田养活了3代人。远离了世俗繁杂,山里的日子简单而又快乐,八十年代国家推动联产承包责任制,王树和老伴花3350元将三代人自清朝开始居住的大山承包了50年,每年67元,分25年交清,同时也成为了一名护林员。

  
屋子里唯一的一个相框内,摆着从王树父亲一代开始三代人的照片。老人比较遗憾的是爷爷生活的年代家中没有条件拍照,现在家中没有一张爷爷的照片。

  
山里的时光像静止了,生活方式还停留在古老的年代。山中的一日,从给牲畜喂食开始。天刚蒙蒙亮,王树的老伴张桂华就从炕上爬起来,穿戴严实出门,给羊喂食。寒冬里,产奶的母羊要靠填料哺育小羊。

  
近几年,山羊成为王树家中数量最庞大的成员。这400多只羊也是老两口主要的收入来源。除此之外,老两口还养了四头干活的毛驴,两只小猫,一条尾随身后的小狗看家护院。

  
北方冬日里的大山地荒树枯,除了放羊,没有农活可干的王树主要肩负森林防火的任务。

  
放羊途中,老人坐在山脚下休息,旁边是爷爷当年打的井。

  
老伴则在家料理已经收获的油葵。秋季一亩地丰收的油葵,可以榨出老人一家人全年的食用油。

  
靠山吃山,锅里的土鸡蛋是自家养的柴鸡下的,烧火的柴火是冬季里的枯枝,几代人就是这么生活过来的。

  
山里的泉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即便是在冬天,王树也是拿起水管就喝。喝着山泉水,吃的是纯天然蔬菜,连食用油都是自家榨的油葵,大山纯净的空气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王树老两口很少感冒。

  
许多人向往隐居深山、摒弃了世俗烦恼的生活。但现实中的王树不这么看,鸡飞到屋顶啄了白薯、獾来地里掰走了棒子、自家的驴也经常翻过大山去青龙县地界溜达一圈,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经常和老人“斗气”,去年冬天,老两口忙活半宿抓到了一只来偷鸡的山狸子。图为傍晚,王树要去沟里找驴,老伴在身后叮嘱。

  
老人对下午出门的溜达的驴嚷嚷,驱赶其回家。王树自己说,一天天也挺忙活,晚上往床上一躺,又不知道忙的是个啥。

  
这神秘的大山几年前还曾带给王树一段奇遇。那是一个漆黑的晚上,他在山坳里的井口圈羊饮水,看到远处一个发着白光的“大锅盖”悬在山脊上空,几十年来,大山之上能发光的只有星星月亮,而这一次王树却终因害怕而选择逃离。“这锅盖究竟是啥”在王树心里一直是个谜。每当提起这事老伴就笑话他胆子小,自那时起王树再也没有晚上去过井口附近。图为老人比划着当时的情景。

  
看着长城外落日的余晖,老伴张桂华开始拾柴生火做饭。在山中生活久了,获知时间基本上都是依靠看太阳。

  
枯萎的秸秆和树枝是冬日里做饭取暖的必需品。

  
常年没电,一入夜,老两口就只能靠点蜡烛照明。

  
没有电视,没有网络,除了出山,王树和老伴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只有一台可以接收到周边县城电台频道的收音机。这台收音机还成了家中的“小大夫”,家中的各种治疗风湿的药物,基本上都是通过听广播买来的,只是药吃了不少却不怎么见效。

  
小年,老两口坐毛驴车到山外的集市上采购年货。

  
走出这个废弃石料堆砌的豁口就到了山外的东风村(原名佛耳峪,文革时期改名东风村)。

  
集市上,老人说要请张财神到家,希望明年的家里的羊可以卖个好价钱。

  
大山里的生活冷清却也快乐。

  
相对于冬天的慢节奏,老两口夏天的生活要繁忙得多。除了要照顾牲畜,还要料理种植的各种作物和蔬菜。

  
王树用穿线管连接1500米,将爷爷打的井水引到家中。

  
老伴翻看日历,计算给家中母驴接生的日子。

  
一不留神,羊就会跑进玉米地里偷吃粮食,这是王树每天都要操心的事情。

  
偏僻的大山里没有电,手电是生活必备品,干瘪的电池占据了王树家三分之一的窗台。

  
常年的深山隐居劳作,王树的双手布满了老茧。

  
家中依然保留着老传统,男人在家需要女人来端茶送饭,饭后也是老伴来收拾碗筷。

  
在山里,只要勤奋总会有收获。图为老伴在分拣王树摘来的花椒。

  
老两口紧张地看着长城口外山的另一侧冒出一股白烟,担心发生山火。

  
王树和老伴育有一男一女。如今,一双儿女早就搬到了山外的东风村。图为女儿一家偶尔进山看望父母,女婿特地为岳父准备了啤酒。

  
王树的儿子也会经常回家帮父母做农活。他说老了以后,他不排斥回到山里来养老。

  
虽然家人都已经离开大山搬到附近的村里,但老两口却不愿意离开,他们习惯了大山里的生活。

  
随着岁数的增大,老伴张桂华也曾向往过山外的生活。前些年,张桂华曾在山下的儿子家生活过两年,可最终因为放不下老伴而回到山里。图为老两口在山里住了一辈子,基本上没拍过照片,面对镜头时,两人露出酣甜的笑容。

  
王树走路有点跛,山里长年的凉气让他和老伴都有些风湿。近些年,王树在远处的梯田上种了许多核桃树。他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后,子女能经常回来看看,山里依然有可收获的果实。

  
大山对于王树来说,不仅是一个家,更是根和一个家族的传承,“我这辈子都不会搬出去了”,王树望着不远处山顶上的长城敌楼,目光悠远。

  
站在漫天繁星下,王树的身影有些孤单。作为王家生活在山里的最后一辈儿人,等到他故去的那一日,也意味着王家几代人山居生活的终结。这段经历,最终成为一个家族的历史符号和时代记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