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剪影 > 详细内容
贝聿铭:你没见过他,但一定见过他设计的建筑
发布时间:2019/1/5  阅读次数:1279  字体大小: 【】 【】【
  

最后一位现代建筑大师

挥就高楼万千景,最爱中庭一缕光。

——贝聿铭

1927年的上海,十里洋场,倾尽浮华;富人迷醉,穷人愈加眼红。

一个富家少年常蹲在街角,玩弹珠,他的对面是大光明戏院。

对于戏院,他并不陌生,里面精彩纷呈的好莱坞电影,他都不会错过。

真正吸引他的是电影里,世界另一端灯红酒绿的世界。

当时他就读中学,口语流利,家世和成绩都惹人注目,却连洋人的棒球队都没资格加入。

文化的隔膜越发刺激他,想要飞出去一探究竟。

街角的另一边是在建的帝国饭店,听说要建26层,这怎么可能啊。

于是,每周他都会特意去看看,到底高楼是怎么一层层往上冒的。

谁成想,后来少年设计了一百多座建筑,最初的启蒙却来自这个简单的念头。

而今少年已是位百岁老人,被誉为“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叫贝聿铭。

01

1935年,17岁的贝聿铭赴美留学,违背父亲意志,弃金融,选建筑。

国人学建筑,首选宾夕法尼亚大学,毕竟前有名校友梁思成、林徽因加持。

只是30年代的宾大建筑系,盛行古典主义,绘图讲究精巧,简直规范到极致。

贝聿铭觉得这样太刻板,仅仅过了两周,就离开了。

他渴望自由开放,带着17岁少年的无所畏惧,报考了麻省理工大学的工程系。

入学后,他日日泡在图书馆,像海绵般吸收各类新思潮,现代主义的建筑体系开始在他脑海里生根发芽。

在麻省理工,贝聿铭迎来了他“建筑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天”,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来演讲了。

偶像的到来,为贝聿铭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建筑的希望之窗。

时人都觉得这个老头狂妄古怪、脏话满篇,贝聿铭却被他满身的新理念迷得一塌糊涂。

我们常看到贝聿铭戴着那副标志性的圆框眼镜,便是模仿的柯布西耶。

毕业后,贝聿铭又到了哈佛,追随“现代建筑鼻祖”格罗皮乌斯深造建筑学。

不负所望,到了哈佛毕业设计,贝聿铭呈现了一座上海艺术博物馆。

格罗皮乌斯说:“这是我见过最精致的学生作品”。

马塞尔·布劳耶,是贝聿铭的老师,以善用光线和喝酒闻名。

贝聿铭受他熏染,在作品里大量运用光线,还有了“光线魔术师的美誉”。

“我没有学他喝酒,我学他的建筑。”

02

毕业后,贝聿铭投奔了房地产巨头齐肯多夫,两人一拍即合。

按照当时美国的风气,“受尊敬的建筑师从不与开发商一起工作”,美国建筑界也从不聘用中国建筑师。

这样的组合饱受争议,还一度惊动了美国建筑师学会。

这一次,贝聿铭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在齐肯多夫手下,贝聿铭负责商业、住宅群设计,还帮母校麻省理工设计过科学大楼。

更为重要的是,他能接触到“高端融资、城市规划、政府法规”,这些远超一名建筑师专业水准之外的东西。

有人评价说,贝聿铭这一生中所有作品都不离开政治、权力、外交

他能在大人物中游刃有余,显然,与这段经历密不可分。

12年后,这对拍档分道扬镳。

贝聿铭自立门户,成立了事务所。

对于分别,贝聿铭与齐肯多夫都流露出了,为数不多略显感性的一面。

齐肯多夫还亲自写了封告别信,用情至深。

以至贝聿铭说:“30年后重读这封信,依然潸然泪下。”

03

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

机会来临时,弱者选择躲避,只有强者才会迎难而上。

贝聿铭事务所最初以设计民宅为主,接到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项目,是转型的机遇,也是空前的挑战。

贝聿铭只好推翻以前的经验,开始了全新的尝试。

1967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竣工,好评如潮,这次跨越得很成功。

随后,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找到了他。

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筹建肯尼迪图书馆,迫在眉睫。

全世界知名建筑师都聚集在总统府竞标,贝聿铭也在其中,只是一结束,他就和家人度假去了。

不几天,公司发电报通知,让他某时去某地接听一通电话。

直到接通,贝聿铭才知道,电话是总统遗孀杰奎琳的助手打来的。

当时,贝聿铭的对手有路易康、密斯这样的建筑界泰斗。

前者脸上有疤、不修边幅,后者高冷,杰奎琳都不满意。

唯有贝聿铭让杰奎琳感到,“我觉得可以和贝聿铭一起实现一次飞跃。”

杰奎琳很在意仪表及别人对她的尊重程度,贝聿铭便提前布置了事务所。

当杰奎琳造访时,事务所窗明几净,还有花草点缀,接待室的墙重新粉饰过,门口还放了鲜花。

“贝先生,您的事务所每天都有如此美丽的鲜花吗?”

“这是专门为您准备的。”

这出对话,就预示了结果。

出身贵族,他素来擅长营造美国人所想象的东方人,“高雅、受过完美的教育,举止矜持高贵。”

1964年,凭借中标肯尼迪图书馆,贝聿铭声名大噪。

而项目一拖再拖,从选址到最终建成,花了14年。

(图片可左滑)

落成之后,杰奎琳不吝赞美,“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能敌。”

04

都认为贝聿铭要大展拳脚了,危机的阴影却重重落下。

1973年,由贝聿铭设计的美国汉考克大厦玻璃外墙脱落,散落满街。

不得已,所有脱落的玻璃,都被再度贴上了胶合板,这栋楼又被戏称为“胶合板大厦”。

贝聿铭和事务所遭遇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危机,一度暂停了在美国的业务。

随后,汉考克大厦做了重修,但玻璃脱落的问题依旧时有发生。

为此还派生出一种职业,有人拿望远镜专门观察每片玻璃的迹象,以防意外。

现在,人工观察被芯片传感器取代,整栋大楼总共有10344片传感器,连接到中央控制室。

一旦有破裂信号,便能管理人员便能及时更换。

余波虽未平,贝聿铭生命中,又一位贵人出现了。

1974年,保罗·梅隆将美国国家美术馆扩建工程交与了贝聿铭。

施工期间,贝聿铭的图纸遭到了工人们的质疑。

他要将外墙打造出锋利的切口效果,而工人们从没有做过这样的尝试,不敢贸然举动。

他们围着贝聿铭一遍遍阐释,这样切割石头,容易破裂。在麻省理工学过工程的贝聿铭,当然都懂。

事业低潮期的贝聿铭,身上与生俱来的探索心,依旧顽强。

他许诺,一旦出了问题,都由他承担,这才安抚了工人们。

后来,那些切口被无数人触摸过,变得日渐圆钝,无疑证明了人们喜欢这样新奇的设计。


当时,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解救贝聿铭的一根稻草,而这根稻草也是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

标准的成功者,并不比常人多了好运气。

他们身上具备着化险为夷的能力,和相信自己的魄力,这才是制胜的钥匙。

05

至此为止,贝聿铭完成了通往“建筑大师”的所有准备。

80年代,贝聿铭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1983年,素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颁给了贝聿铭,年近花甲,一时风光无限。

仅隔数月,60岁的贝聿铭,在法国被指责得体无完肤。

历史古迹委员会上,一屋子法国人对他极尽讽刺。

贝聿铭听不懂法语,随行的女翻译则被气得数度哽咽、浑身发抖,几乎不能完整地将贝聿铭的话翻译出去。

起因是贝聿铭受法国总统密特朗之邀,主理卢浮宫的重建计划。

他还提出用玻璃金字塔造型,作为卢浮宫入口。

卢浮宫是法国的国宝,法国人不能忍受一个美籍华裔来操刀整个重建计划,更不能忍受金字塔作为国宝的入口。

为此,他们将攻击的矛头对准了贝聿铭。

“贝聿铭会毁了巴黎,这比侵略者从卢浮宫掠夺艺术品,更令人愤怒。”

他们花了两年时间,进行这场无休止的争论。

贝聿铭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从未见贝聿铭沮丧过,他认为让旁人了解他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晶莹剔透的入口发扬了贝聿铭一贯的光影魔力,不仅拓展了地下光源,相比天窗,更保证了入场时足够的阴凉。

作品征服了法国人,这座玻璃金字塔甚至逐渐取代埃菲尔铁塔,成为了巴黎新地标。

法国人开始赞叹“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巨大宝石”,还授予了贝聿铭法国最高荣誉奖章。

面对质疑和批评,口头解释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不被重压影响判断,是非曲直,皆由作品解答。

这是贝聿铭的另一种坚持。

06

贝聿铭的天赋之一就在于,能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1979年的香山饭店,是贝聿铭重返祖国设计的第一件作品。

用心颇深,整座建筑既有江南园林的精巧,又有北方园林的开阔。

1997年竣工的日本美秀美术馆,再度展现了贝聿铭这种天赋。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这几句文言文,成为了他的灵感缪斯。

1997年建成的美秀美术馆,坐落在群山之巅。

入馆需穿过一条长隧道,直到出口,视野才会豁然开朗。

这座80%空间都隐匿于地下的美术馆,真正和自然融为了一体。

就连外形线条,都和山脉的波形交叠在一起。

如果说,人间还有世外桃源,美秀美术馆算一座。

2017年,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颁给了贝聿铭。

颁奖词说:“他用建筑的语言,巧妙地将中国文化引入了世界。”

17岁赴美,在外游历几十载,祖国在他心里从未远去。

求学时,贝聿铭和太太卢淑华曾在自家小花园里,种满了来自中国的四季豆。

贝聿铭还亲手做了木质唱片架,上面存放的古典音乐,都是打算带回祖国的。

离乡的人都知道,那种思念是切肤的,每时每刻浸润在日常里的。

就连身边的朋友也察觉到了,“他们想念祖国,有些伤感。”

07

贝家是苏州望族。

1917年,贝聿铭的叔父,花了80万银元,在苏州购置了一处园林,作私家祠堂花园。

园林修缮多年,名冠苏州城;解放后,捐献给了国家。

这便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的前身。

贝聿铭出生在广州,成长于香港,10岁时,前往上海求学。

此后,常回苏州探亲,狮子林成了他常去玩的地方。

“那时狮子林里人很少,和现在的模样也大不相同。

童年的记忆,深深地镌刻在灵魂深处,与血液交织。

不同于上海的高楼,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苏州,构筑了贝聿铭心中原始的东方美。

当回国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他感慨满怀,将它换作“小女儿”。

为了“小女儿”,贝老不辞勤劳,事必躬亲。

设计之初,他就把馆藏文物资料细细翻阅过了一遍。

“希望为每一件展品的陈列量体裁衣,做出真正符合苏州及苏州博物馆的设计。”

这种精益求精,体现在每一处小细节上。

比如,一开始,院子里竹子种得齐整,他又让工人们重新种一遍,形成了现在错落有致的效果。

为了挑选一颗合适的松树,他不辞辛劳奔波三百多公里。

为了寻求石头合适的切割手法,他六次亲赴济南。

就连米芾的山水画,也被他搬到了现实中。

“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将巨石切片,烧制出阴影,再将石片按照颜色由深入浅、高低错落地排开,就还原了一幅千年前的山水画。

90岁的贝老,还能产出这样的匠心之作,其敬业爱国之心,深之,切之。

2006年,苏州博物馆新馆揭幕,他不无动情。

“苏州的同乡们,我也是苏州人。我离开中国73年了,可是我的根在中国苏州。

建筑无国界,可人有乡情。

08

贝聿铭的母亲是名虔诚的佛教徒,给他取名“聿铭”二字,也有光明的寓意。

在贝聿铭逾百年的人生里,的确做到了一生向光明。

汉考克大厦外墙脱落的危机、卢浮宫重建法国人的抵制,都不曾让他倒下。

有人形容贝聿铭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他也只是弯个腰而已。

再起身时,脸上依旧挂着标志性的微笑,温和谦逊。

坚韧如竹,沉默如竹。

他从不著书立论,所以擅长社交如他,却很少解释作品。

贝聿铭心怀匠心,他说建筑从来都不是立竿见影地评价好坏,需百年后才能看出质感。

就像苏州的太湖石,工匠们挑选出合适的石头,将他们放回湖中。

几十年、上百年后,由他们的后人回收,放置在园林里,作装饰用。

这是几代人的浩大工程,饱含着中国人对工艺的讲究。

城市孕育人的气质。

对于时间,贝聿铭和传统匠人们一样,从容不迫。

09

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是我国近代有名的金融家,1919年,在香港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

当年送贝聿铭留学,贝祖贻想让他子承父业,当个银行家。

显然,贝聿铭无意于此。

他的建筑梦那时正蓬勃张开,贝祖贻也深知,当银行家交际场上的不痛快,也就随他去了。

人这一生,择一业,为之痴迷,为之付出,收获满足感,实然是件乐事。

91岁那年,贝聿铭还设计了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为此,贝老在中东考察数月,研读穆罕默德理论。

先后造访印度、叙利亚、突尼斯、埃及各大清真寺采风。

这座举世闻名的伊斯兰博物馆,也当之无愧成为了贝老的封山之作。

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这些,贝聿铭都做到了。

所以,他说:“我的作品遍布世界,我一生都乐在其中。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