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谈天说地 > 详细内容
凤凰周刊:中国父母,活得好像一条狗啊
发布时间:2018/11/6  阅读次数:1288  字体大小: 【】 【】【

夹缝中的中国家长,要么逼孩子,要么逼自己。

最近,互联网上有一个很火的游戏,叫《中国式家长》。

这是一款“云养娃”的游戏。在游戏中,玩家扮演父母,通过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辅助孩子成才。

意外的是,不少年轻人玩过游戏之后,一个个从吐槽父母的孩子,变成了自己口中的“中国式家长”。

不久前,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哪一瞬间,你突然懂得了父母抚育我们的艰辛?”

有人说,是“自己有了孩子的那一刻”。

也有人说,是“自己挣钱还不够花,他们挣的钱一大半还用在我们身上”的时候。

还有人说,是读到一句话——“你现之所以觉得容易,都是有人在承受着你的那份不容易。”

曾经,有人总结了中国家长的“十宗罪”,仿佛他们是现代妖魔。

但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会和自己的父母和解。因为中国式家长,是全天下最不容易的人。

1

湖北赤壁,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王盼一家终于迎来了高考分数的公布。

对于高考分数的期待,让这个常年蒙着灰的家庭充满了希望之光,但这光也只是依稀的,面对未来,王盼一家已经习惯带着害怕去憧憬。

初中的时候,老师曾问王盼为什么要学习,她说,是为了脱贫。

在她看来,读书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

王盼的父母没有读过书,夫妻俩大字不识,只能在家附近的县城里干着最苦最累的体力活,赚着微薄的血汗钱。

母亲手部有残疾,但生活没有因此对她有任何优待。

但再苦再累,也要赚钱供孩子读书。“读书改变命运”,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共识。

有文凭才能找到脑力劳动的好工作,为此,再苦再累,父母都能扛。

正是因为了解生活的艰辛,才害怕孩子重蹈覆辙。

百度百科上,对中国式家长的解释,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很多时候,“成龙成凤”的期待,仅仅只是因为自身已经饱尝了生活的苦难,希望孩子的未来多些甜罢了。

2

陈林和妻子一起从贫穷的乡下,背井离乡到广东打工。

在工厂,每天工作16个小时,八点开始起来工作,干到至少晚上十一点。

日复一日长达十年的机械劳作,身体先于主人提出了抗议,职业病已经开始显露苗头,但腰椎的不适并不能阻挡夫妻俩拼命工作。

挣钱对于他们,是生活,是必须,是责任。

而在乡下的女儿,是他们每天工作的最大动力。

在中国,像陈林这样的父母数不胜数,他们的孩子则有另一个称号——“留守儿童”。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1550.56万人。

冰冷的数据背后,是千千万万的习惯离别,泪往心里流的家庭。

更多的陈林夫妇,像流水线上的蝼蚁,佝偻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他们日复一日的埋头苦干,干着透支健康的活,挣来的钱,一块当做两块花。

生活最大的享受也只是,茶余饭后一包2块的烟,一瓶5块的酒。最开心的,则是抽空和孩子视频。

孩子的成绩,是他们和工友聊天时最大的快乐。得意的神情仿佛在说,“看,我家孩子真争气,我们的苦没白吃。”

更多的时候,视频也是难得的,家里网络差、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机、孩子在寄宿学校……

离家万里,有太多的阻碍。期待过年的团聚,也害怕团聚后的再一次离别。

为了赚钱,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不得不被迫选择分离。

赚得了钱,就顾不了家,陪得了孩子,就无力生活。生活对于这些父母,从来就不是选择题。

3

“在北京你有无数条路线通往五道口,在毛坦厂只有一条狭长的小路走出大别山。”

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这里的一切都只为了高考而生。

这里坐落着“亚洲第一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仅2017年,这个中学送考的考生人数就近2万。

同时,这里也聚集着数量庞大的“陪读家长”。

毛坦厂中学的大门口,家长给孩子们送饭

拥挤破旧的出租屋,人声鼎沸的菜市场,摩肩擦踵的校门口,这些构成了陪读家长的全部生活。

还有一些家长,在陪读时还需要兼顾生计。

胡仁荣就是其中一员,从校门口送饭回来的,自己只能草草的吃几口饭,就要赶着去上班。

服装厂的工作,每个月能为她带来千元左右的收入,勉强维持陪读的支出。

但赚钱只是其次,照顾好孩子的衣食起居,让孩子能没有后顾之忧投入学习,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她们来说,饭菜的质量,决定了孩子的成绩,甚至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在这里,压力无处不在,有学生跟妈妈嚷嚷:“饭烧不好,会影响我周考成绩的!”

在枯燥的生活和巨大的压力下,陪读父母还要时刻谨记“陪读铁律”:

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也不要过多的刻意关注,以免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 家长也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果家庭氛围过分凝重,孩子的心中也会抑郁和沉闷。

陪同孩子学习,这样的画面,出现在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

在中国,为了陪读,夫妻两地分居,在学校旁边租房照料孩子并不少见。更加疯狂的家庭,早从孩子上小学便开始漫长的陪读生涯。

或许,不是中国家长在逼迫孩子学习,而是生活在逼迫着中国家长。

4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都怎么样了?”。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六岁半被父母逼着开始学习钢琴,和很多被逼着学习钢琴的孩子一样,答主@kissin OD刚开始很抗拒,直到初中后,发现自己的乐器特长竟然能吸引异性目光,随后爱上钢琴。

而另一条高赞回答则是:从小就羡慕别人能玩乐器,家里穷只能看书,还是图书馆借的,羡慕到现在。没有任何音乐书画技能。

长大后,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才艺,身处其中的我,深感羡慕,甚至会遗憾自己父母没有逼自己上兴趣班。

该不该送孩子上兴趣班,上什么样的兴趣班,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难题。

有条件的家庭,在培养孩子兴趣,发掘孩子天赋上面,害怕错过孩子的每一种可能。

为此,他们不仅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还承担着“现在你不懂,怪我没关系,但等你长大之后就会明白”、“孩子这么不开心,不愿意,我这样真的对么?”的灵魂拉扯。

强势的给予,暗自的自我怀疑,最后成为孩子眼中泰山崩于眼前面不改色的万能超人,这也是中国式家长。

5

有一次,加班打车回家,司机是个发色斑驳的中年男人。

途中的时候,司机小心翼翼的问到,“您一定是读过书的人吧,有个问题想问下,你如果工作中遇到问题,会和父母说么?”

我说,不会。因为我们时代不同,人生轨迹也天差地别,他们只会让我忍耐退让,即使说了,也不会得到什么有效的帮助。

司机面色陷入僵硬,一脸被说中的样子,“那你希望他们怎么做呢?”

然后,这个将近50岁的中年人以极其心虚的姿态,向我讨教着。

《请回答1988》里有一幕,平日里倔强的父亲难得在孩子面前低头道:“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很多时候,父母在子女面前就如同一座坚挺的大山,习惯了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习惯了什么都独自消化,苦累自己扛。

中国式家长,表面上犟着脾气,硬着脖子,内心深处,却是“我想更懂你”的渴望。

6

在游戏《中国式家长》开始,有这样一幕画面。

“孩子最初爱他们的父母,等大一些他们评判父母,然后有些时候,他们原谅父母”。

作家王朔也在《致女儿书》中写道:“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或许,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之下,比起原谅,用理解和体谅会更加合适。

现代互联网对于中国式家长几乎是一边倒的批判,充满控诉的十宗罪,让中国式家长成了谋杀孩子人格,禁锢孩子自由的罪人。

在西式尊重孩子意愿,崇尚孩子自由天性的教育承托下,中国式家长几乎被全盘否认。

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

在中国这个拥挤到让人头皮发麻的社会中,竞争是如此之激烈,转圜的空间是如此之小。 每一次输赢,在西方也许意味着自己的孩子胜过了十个人,未来多了十次机会;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也许要乘上二十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了二十倍好胜的父母,有了二十倍爱面子的亲戚,有了二十倍压力的童年。

大家都在期待完美父母,但也忽略了,家长也只是处处受制于生活,被挟裹前行的其中之一。

中国式家长,是孩子保障,是责任,是爱,唯独不是自己。
0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