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谈天说地 > 详细内容
被围困的难民
发布时间:2016/1/22  阅读次数:1447  字体大小: 【】 【】【
一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在2015年席卷欧洲。100多万来自北非和中东的难民通过陆路和海路进入欧洲,并涌向德国、瑞典、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寻求庇护。然而,历经磨难抵达欧洲的难民们,其流离之路却仍未终止。在法国港口城市加莱和敦刻尔克,这里有近万难民被困在环境恶劣的难民“丛林”里,他们期盼着早日离开这里并抵达逃难之旅的终点英国,也更期盼着终有一日能在家园之外拥有一个远离灾难和奔波的安定之所。


【 1 】一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在2015年席卷欧洲。100多万来自北非和中东的难民通过陆路和海路进入欧洲,并涌向德国、瑞典、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寻求庇护。然而,历经磨难抵达欧洲的难民们,其流离之路却仍未终止。在法国港口城市加莱和敦刻尔克,这里有近万难民被困在环境恶劣的难民“丛林”里,他们期盼着早日离开这里并抵达逃难之旅的终点英国,也更期盼着终有一日能在家园之外拥有一个远离灾难和奔波的安定之所。编辑/骆雯雯 摄影/平一轩


【 2 】在法国港口城市加莱距市中心十几分钟车程的南部郊区,有一大片荒芜空地,这里聚集了来自北非和中东各地的难民。由于环境拥挤恶劣,更多人将这里称为“丛林”。图为当地时间2016年1月17日,法国加莱,从高空望去蓝白色帐篷密布的加莱“丛林”难民营。供图:REUTERS/Pascal Rossignol


【 3 】加莱距英国只有48公里,这里的港口区紧挨着通往英国的欧洲隧道,吸引了大量试图从法国偷渡前往英国的难民。尽管法国政府在2002年就拆除了曾建在这里的桑加特难民营,但却仍有大量难民来到加莱,自发在这里聚集,寻找前往英国的机会。图为加莱难民营的的入口,在这里难民的居住地基本由木板和塑料布搭建。


【 4 】 2015年初,随着难民潮涌入欧洲,难民们向这里聚集的趋势逐步扩大。到2015年10月,加莱难民营里的人数由几个月前的3000多人激增到6000人,这里从原来只有几十顶帐篷的难民营成为了真正的环境恶劣的肮脏“丛林”。图为排队等待领取生活物资的“丛林”难民。


【 5 】 “丛林”中的难民主要来自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阿富汗、叙利亚和利比亚。他们大多从遭受战乱的母国坐船经地中海或通过陆路经土耳其偷渡到欧洲,再长途跋涉穿过希腊、意大利、德国等国家进入法国,最终来到加莱前往目的地英国。图为一个难民依靠在难民营附近的5米高,并加装了铁丝网和摄像头的港口隔离网上。隔离网外面是工业园区,在往上就可以走到连接欧洲与英国的隧道,许多难民都希望能穿过防护栏,成功藏身火车走隧道或藏身卡车走轮渡,穿越海峡抵达英国。


【 6 】难民们不愿意在法国申请避难,而更愿意冒险偷渡英国。在他们看来,英国的福利和教育更好,而且即使不能在英国成功申请到避难签证,会讲英语的他们也能更容易在黑市上找到工作,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然而,随着抱有相同想法的难民在加莱的大量聚集,以及英国政府收紧的难民政策,能够走出“丛林”偷渡到英国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人都被滞留在加莱,被围困在了“丛林”里。图为难民排队领取英国非政府组织发放的衣物、雨靴等物资。


【 7 】在“丛林”中长期滞留的难民们不得不学会适应这里恶劣的生活环境,并在这里建立自己的生活。图为难民营里的一顶帐篷被塑料布层层包裹,用以防止雨天漏水。


【 8 】由于是自发形成的难民聚居区,长久以来,“丛林”中的基础设施、简单的医疗服务以及食物供给都只靠英法两国的非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援助。直至2015年4月,加莱政府才在“丛林”附近开设了官方难民服务中心,也仅为难民提供每日一餐和洗澡、充电等基础服务。图为难民营的一处污水中飘满垃圾,由于无人管理,这种场景随处可见。


【 9 】非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在难民营中为难民们安置了基础的生活设施。营地四周都安装了水龙头,聚居区也配备了临时厕所和巨大的垃圾箱供难民日常使用。但随着难民人数的增多,这些基础设施也仅能勉强满足需求。图为难民们聚集在水龙头旁洗漱。


【 10 】难民营中的一排临时厕所,由于地面不平整,前面积满了污水。


【 11 】难民营中的手机信号很差,一位拿着手机的难民试图在高处寻找信号。


【 12 】 2015年11月,在巴黎恐袭事件后,法国和英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安保措施,从加莱偷渡到英国的风险越来越大,偷渡希望愈加渺茫。在这种情况下,加莱“丛林”已经渐渐成为大多数难民难以短时间离开的定居点,成为一座有拥有独特生存方式的“迷你城市”。图为难民营中一座正在搭建的简易教堂。难民营中既有清真寺,也有教堂,供这里超过一半人数的穆斯林难民和一些信仰其他宗教的难民使用。


【 13 】一些难民甚至在这里经营起了商店、餐馆、图书馆和临时旅馆,形成了“丛林”中的“市场”,难民们的大部分交易活动都会“市场”上发生。图为一间由难民在营地里开设的旅馆。


【 14 】但在加莱难民营里,由于人员杂多,难民们之间因为物资分配等问题出现的暴力事件也并不少见。而难民们也大多更愿意和来自同一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不同帮派的事情也司空见惯。图为难民营中一顶插着着巴勒斯坦和阿尔及利亚国旗的帐篷。


【 15 】 2015年9月,法国政府鉴于加莱“丛林”难民营的治安问题,在难民营内安排了专门的警力巡逻,以保障地区安全。防暴警察白天在出入口进行盘查,晚间限制难民出营。图为警方在加莱难民营主要的出口处设置的警力。


【 16 】警方对难民的介入和管理,引发了很多难民的不满。而法国政府一项勒令港口隔离网附近难民搬离的禁令更使难民营里的警民冲突空前升级。图为两位难民抬着一个因发生冲突被警察打伤的难民向难民营走去。


【 17 】 2015年,法国政府出资在“丛林”旁安置了可供1500名难民居住使用的船运集装箱临时住所。然而,由于政府勒令隔离网一百米范围内的帐篷必须拆除搬离,引起了难民的不满,并引发了拒绝入住新居的抗议。图为“丛林”中难民自己搭建的帐篷营地旁建起的新的集装箱营地,这些集装箱被难民形容为“看起来就像一所战俘营”。


【 18 】针对难民拒绝入住新居的举动,法国警方下令抗议难民在当地时间2016年1月13日结束之前搬离棚户区,入住政府提供的新居,并决定于14日拆除“丛林”隔离网附近的难民帐篷。图为当地时间2016年1月14日,警方和难民就此事件爆发冲突,警察用催泪瓦斯驱赶抗议入住的难民。


【 19 】鉴于加莱“丛林”持续增加的人数和面临被警方拆除的威胁愈演愈烈,距加莱40公里,位于法国港口城市敦刻尔克的小镇格朗德桑特(Grande-Synthe)成为试图偷渡前往英国的难民们新的选择。近两周内,已有500人从加莱难民营转移到这里。图为当地时间2016年1月20日,格朗德桑特难民营入口处,防暴警察在巡逻。在这里,安保措施更为严格,整个难民营只有一个出入口,进出的人员都需要接受警察盘查。


【 20 】在几个月前,格朗德桑特还只有800名难民,如今它已经成为近乎3000名难民的居所,成为一个新“丛林”。图为当地时间2016年1月20日,格朗德桑特难民营里密集安扎着的简易帐篷。


【 21 】由于受到的关注较少,格朗德桑特难民营中的基础设施比加莱“丛林”更为简陋。这里没有可以洗澡的地方,每100个难民共用两个饮水站,而在正常的难民营里,20人共用一个饮水站已是最低配置。图为一个扛着水箱的难民。


【 22 】比起这里缺乏的基础设施,更让难民们担心的是难民营里的几十名儿童和刚出生的新生儿。这里没有临时学校,儿童们更多的时候无人看管,而恶劣的卫生环境也很难让他们难以避免感染疾病。图为格朗德桑难民营里拉着垃圾袋行走的两个男孩。


【 23 】 7岁的Staily来中东,她和家人到格朗德桑特已经有6个月了,正拿着垃圾袋在难民营的地上搜寻垃圾。


【 24 】格朗德桑特的难民大多居住在简易帐篷里,几乎难以御寒。图为两个难民在帐篷外借助火炉和纸板烧火取暖。


【 25 】而在帐篷外的地上,由于天气寒冷,一个被丢弃的玩偶已经结了霜。


【 26 】尽管环境恶劣,但为了生存和找到最终的安居之地,难民们别无选择。Hassam(左)和Pshtiwen(右)来自伊拉克,他们因为躲避战火来到法国,并希望能在格朗德桑特通过偷渡的方式前往英国。Pshtiwen的兄弟已经在英国了,他每天都会留意附近通过的大型车,并希望能爬上去前往英国和兄弟团聚。


【 27 】然而,在这场没有受益者的难民危机下,不仅是像Pshtiwen这样离开家园的难民们没有选择,那些“迎接”他们的国家和城市也没有太多选择。被围困的不仅仅是流离失所的难民,也还有整个欧洲。图为格朗德桑特难民营,一个灯柱上被喷上了“永不放弃”的标语,灯柱后面是用来围住难民营的隔离墙。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