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剪影 > 详细内容
大山深处的苗寨教师
发布时间:2015/7/21  阅读次数:1915  字体大小: 【】 【】【
19岁的潘祥当来自贵州大山深处的苗寨,他是寨里小学建校四十年来培养的三个初中生之一。他曾外出打工却被骗了工资,如今,笃信读书改变命运的他他回到大歹小学担任老师,挑起了全校88个学生的“希望之光”。摄影/张志红

  
贵州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这里离县城有25公里,是个美丽的自然苗寨。寨中共5个组192户1135人,潘家是当地大户。寨民中除部分年轻人能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对外交流,绝大多数寨民听不懂普通话。潘祥当的课堂上也是采用全部苗语教学。

  
一年级课堂,潘祥当在检查作业时,孩子们爬上桌子向他围来。性格腼腆的潘老师几乎不对任何学生责骂。“其实我能教会他们的并不多,又都是一个寨子的,责怪他们不好”,潘祥当说。

  
平时,潘祥当都是穿着拖鞋上课,只有回到家或周末里帮助家人做活路时才穿上“老解放”。他的理由是上课只动嘴巴,动手板书,而真正做农活时才是下苦力,“鞋子”要穿在用力时。

  
潘祥当一节课要上三个年级,没轮到的孩子有时会爬上窗户外玩耍。今年年初,他成为大歹小学三年级老师,就半个月前,大歹小学原有的一对夫妻老师外出看病,如今,全校88个学生,三个年级他一个人“单挑”。

  
还没有轮到潘老师上课的班级秩序基本正常,能保持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但能坚持自学的则寥寥无几。

  
课堂上,不少学生脱掉鞋子,放学后在穿在回家路上。潘祥当说自己主动返乡教书有个很重的情结就是通过教育能让家乡的孩子早日摆脱赤脚上学,但在今天来看,他没有做到。回忆自己当年同样赤脚求学,解释孩子赤脚无非两个原因,除了天性好玩,就是舍不得,穿不起。

  
简易的球台前孩子们自觉排队打球。天冷,孩子们靠相互挤抱和疯跑来取暖。潘祥当说就是这样简易的球台,当年自己在此读小学时,还是没能看到。目前他打乒乓球的水平还赶不上学生。平日里也有体育课,主要是跑跑步,左右转,排列队之类。

  
潘祥当在办公室批改三个年级的作业。去年潘祥当曾外出广东打工,然而他近3000元的第一笔工资就被人骗走,由此他认定,无论干什么都需要多读书长知识。

  
一名孩子躺在用来建新房的木材上用扮鬼脸的方式向潘祥当打招呼。湿冷的秋雨季,光光的脚丫,依然挡不住玩孩的笑脸,从学校到家中,一路上,类似像“潘老师”致意的孩子还有很多。

  
每天下午放学后,潘祥当要检查学校所有的门窗,以确保财务安全,最后离开。也因此,于农忙时节,常为耽误帮家人做事而自责。但看到儿子是受寨民们敬重的老师,父母也多不予计较。

  
夜幕降临,校园操场上玩耍的孩子。约四百平米的学校操场是该村方圆数公里唯一的成片水泥地。大歹苗寨中及通往该寨的道路均为泥沙路。少数村民家中购置有三轮车,以运输物资。

  
学校教学楼对面的二层木房是最初的学校教室,目前是村委会和学校食堂及教师住地。这是一间曾被自愿者精心布置过的空房间。由于缺水少医,来此的志愿者坚持最久不过半年。

  
学校操场上一名孩子在小解,对于大山之外的远方,他们知之甚少。当地寨民部分家中购有电视,但多未能入网,寨民和孩子们获取新知的渠道相当有限。

  
受地方风俗和传统影响,当地女孩入学率向来不高。目前大歹小学有88名学生,只有7名女生。尽管实施义务教育多年,除了免除学费,学校还有免费午餐,但依然难以吸引更多的女孩入读。

  
三只羊羔走在校园操场上,对于在校的孩子,潘老师说时常有人因为帮大人放牛放羊而不来上课。尽管按照相关要求,“劝学”是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并要记入《校务日志》中,但“苦口婆心”似乎并不能改变部分寨民对教育的质疑。

  
周六一大早,潘祥当去往两公里外的山野牛棚,替代父亲放牛。放牛前,潘祥当脱掉自家最贵的衣服,换上苗服,说是可以防点小雨。这件最贵的衣服是去年外出打工花200元工资买的,目前只有在上课和要去镇上时才会穿。他的虽然不识字,但在外打工,工资都比他高。

  
潘祥当拿出手机里与女友的合影,欲说爱意却羞于启齿。女友是同寨人,他说婚期要根据自己经济情况来定。如果能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进修顺利转正,所领取的工资可能对于迎娶心爱的姑娘,有大帮助。

  
一块钢片做的校铃在潘祥当的手中每天如时敲响,这是当地苗寨唯一的“希望之声”。潘祥当说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部分孩子,毕竟自己的家乡不同于城里头,除了学习努力,还有语言、文化和风俗等障碍影响着学生们走出大山的脚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