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回眸 > 详细内容
德军进攻苏联:冰雪中的绞肉机
发布时间:2015/6/17  阅读次数:1956  字体大小: 【】 【】【

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德军将大部分的精锐部队放在了那个战场上。这场战争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在苏德战争中,当时世界上最
为训练有素的德国国防军试图打败苏联红军,从而为德国在东方占领辽阔的版图。战争之惨烈前所未见。战争激烈程度也超出人们的想象。


  阿道夫·希特勒认为进攻苏联将赢得战争史上最为辉煌的胜利。但苏德战争却以德国的惨败而告终,德军不但没有闪电般地占领苏联,反而遭到了
灾难性的失败。这一失败使得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从此灭亡。

  在德军进攻苏联过程中,遭遇冬天是必不可少的。在严寒中长大的苏军是在本土作战,供给力和适应寒冷的能力远胜于德军,而德军企图速战速
决,没有为防寒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在严冬降临之际,冰与雪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战争的形势。

  但这对衣衫单薄的德军来说,无疑是厄运,他们纷纷埋怨:"上帝不公平,都加入了苏联籍。"图为冻死的德国士兵。

  严寒也同样给苏军带来了灾难,普通居民被卷入战争。图为苏联妇女用简易的雪橇收殓阵亡的士兵。

  

但在严寒中长大的苏军是在本土作战,供给力要比德军强得多,苏军的机枪平时都披着枪套,以防冻坏。图为战斗中的苏联机枪手。

  苏军的冬衣供应很到位,军帽遮住了双耳,足以御寒。图为在战壕中射击的苏联士兵。

  寒冷的气候不仅仅影响了德军的士气,甚至影响了枪炮的性能,枪栓拉不开、炮兵瞄准器冻坏。图为战斗中的德国士兵。

  苏军的武器上涂有冬季润滑油,使用非常灵活。图为在澡盆中射击的苏联士兵。

  成堆的积雪旁边,德国士兵在观察前方的战况。

  1941年12月,温度已降到-40°,越来越坏的天气使德军由进攻转向防守。图为德国士兵在执勤。

  

坦克上盖满了积雪。

  

  驻守西伯利亚的苏军显然更适应严冬的气候。图为1941年12月,苏联从西伯利亚调兵赶赴莫斯科,开始反击。

  

在雪地里行军的苏军。

  相对苏军而言,德军的白色伪装服也严重不足。图为在T-40轻型坦克的掩护下,身穿白色伪装服的苏军突击队手持冲锋枪向德军阵地发起冲击。

  

1942年初,德国士兵在海乌姆的炸弹供应基地。为了防寒,他用布料裹住双手。

  当苏军发起反击时,正在受冻挨饿的德军不得不在没有足够冬季装备的条件下进行激烈的战斗。图为德国士兵在海乌姆废墟前进餐。

  图为1942年,德军士兵在莫斯科附近被俘。

  

  寒冬里,连头部都是用布裹着的德国士兵,能抽上一口烟,是奢侈的享受。图为苏联士兵给被俘的德国士兵点烟。

  图为1944年的列宁格勒,一列行进中的德国军队。

  

列宁格勒保卫战也历经严冬。图为被围困中的列宁格勒,"涅瓦大街"上人群稀稀落落。

  

最艰辛的时期是1941年末至1942年初的冬季,供水系统瘫痪。图为市民在冰封的河面上打洞取水。

  

因为管道冻结,供暖系统也瘫痪了,人们不得不自建炉子,并储备任何可以收集到的木材,最常用的燃料是木质家具、篱笆、屋顶的茅草和各种
垃圾杂物。图为收集木材的妇女。

  市民得忍受着饥饿、寒冷和伤痛,在这座城市艰难地生存着。图为想逃却无处可逃的难民。

  老人、妇女,甚至儿童都被卷入战争。图为1941年冬天,列宁格勒街头的苏联妇女。

  妇女们在清扫冰块。

  1942年3月,人们在街头扫雪。

  城南的普尔科夫区域施工现场,成千上万的市民参与到挖掘战壕和构筑防御工事的工作中来。

  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后,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冰冻的拉多加湖。苏联军民倾尽全力保卫这条生命线,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在湖面上往来奔驰,
运出伤员,运进粮食。图为拉多加湖上的运输队。

  1942年4月,拉多加湖上的卡车运输队。

  

1941年,苏军重型坦克在列宁格勒大街上踏雪而行。

  列宁格勒的海上防卫,两个苏联机枪手埋伏在芬兰湾。

  

1944年1月,列宁格勒附近的一个老火车站旁,苏联机枪手卧在雪地上射击。

  

1942年3月的列宁格勒,冰天雪地里,几个苏联士兵在操控防空炮。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