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美文 > 详细内容
雁门关
发布时间:2015/1/24  阅读次数:3294  字体大小: 【】 【】【
位于山西省朔州和代县边界处。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 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雁门关
       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雁门关历史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    
       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重关,山峦在(yan音演),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即“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 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牧。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的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雁门关
             “牧用赵卒,大破林胡。”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华所说的战国良将李牧的故事。史载,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他廉洁奉公,“市租皆输人幕府,为士卒费”,因而深得士兵的拥护。同时,坚持慎重防守的方针,凭长城之险,加强战备。他在雁门数年,“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使匈奴数岁无所得,而赵军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此时,他才选用精兵良马,巧设奇阵,诱敌深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当地人传说,蒙恬死后葬于代县境内。现在上门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遗址,其断碑尚存,还可看清:“秦蒙恬将军墓”,及“清嘉庆”等字样。据史学家考证,蒙恬墓在陕西境内,此地乃传说而已。   旅途中国旅游网  
       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驱晋阳(太原)。为此,公元前201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山西大同),抗击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最后用重金财物贿赂了单于阏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脱。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一次,他出雁门,兵败被俘。在敌军两马之间的网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里却在等待机会。突然,他腾跃而起,将一胡兵推下马去,立即夺马取弓策马南驰数十里,复收余军,杀退追兵,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可惜,到了唐代,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据说,突厥进犯云州时,薛仁贵曾率兵出击。阵前,突厥人喝问:唐将是谁?唐兵答曰:薛仁贵。突厥人以为薛仁贵早死而不信。仁贵脱盔示面,突厥惊视失色,引兵而还。唐末五代,契丹(辽国)崛起于北方,危及内地。后晋石敬瑭向辽国自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此,在山西北部,雁门山就成为了后晋和契丹的分界线,雁门关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相对峙的前沿阵地。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熙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  
       杨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还凛然地静坐在雁门附近的杨家祠内。    
       元明时期,雁门旧关废弃,新关又起,雁门战火渐趋平息。时至清末,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辱国求存的慈禧太后等,狼狈出走。他们过居庸、宣化,经大同,又在雁门留下了逃跑的脚印。当时,正值秋天,气候酷热,慈禧、光绪和王公随从颠沛至此,饥渴难忍,曾在关门左侧靖边寺吃茶,但未敢久留,小憩后又匆匆出发了。傍晚,慈禧一行宿关南阳明堡贾宅。光绪帝面对贾宅“五世同堂”的门匾和堂内神龛上“一心念佛”的横幅,联想内忧外患的处境,在东家门板上写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的联句,借以抒发一个失意帝王向西方逃去的颓败情怀。这与李牧、杨业等抗战英雄恰成显照的对比。    
       辛亥革命以后,雄关雁门除遭到军阀混战的破坏外,也受到了抗日烽火的洗礼。1937年9月,我党为了团结抗日,派周恩来、彭德怀和彭雪枫同志,前来雁门山的太和岭口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会晤。在太和岭的山洞里,周恩来同志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揭示了抗战必胜的历史趋势。还为阎锡山起草了一份第二战区作战计划和一份在沦陷区成立“战场动员委员会”的条例。同年10月18日,就在阎锡山弃关南撤以后,我八路军二二零师七一六团,挺进雁门关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击了日军汽车运输队,一举摧毁敌人汽车四百余辆,赢得了震惊中外的大捷。继而10月10日晚,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又在雁门关下袭击了日军阳明堡飞机场,炸毁敌机二十四架。这一曲抗战凯歌极大地鼓添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心,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下的军队是抗战的模范。  
       纵览雁门关兴衰的历史,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有140多次,可见它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  

                                           

                                  

附三关: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     
       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重要关隘,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现存关城旧址范围分西关和东关两部分,城墙依山势而建,十分险要。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为东进北京,在“宁武关”与明军进行了一场争夺战,史称“宁武关之战”,击败了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今在宁武恢河东岸,有周遇吉墓,为砖石所筑。    
       传说宁武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宁武关鼓楼,位于今宁武县城,外观为三层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顶,下置砖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余米,气势宏伟,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武灵王破林胡的战场,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偏关东南一公里,有凌霄塔,系明代建筑,为砖石结构八角形楼阁式空心雁塔,塔高35米,外观形似文笔,故名“文笔凌霄”塔,为偏关一景。

雁门关布局

雁门关石狮
  
      雁门关,又名雁门塞、西隆关,位于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当乘车到山阴县城之后,再向东南方向奔驰半小时左右,就会见到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的勾注山脉。  
       山脚之下,数百座汉墓封土堆状若丘陵一般,高者15米左右,低者约有4米,透透迄迄,散落在旷野荒郊之上。在这些汉墓中,埋葬着无数个汉朝守卫雁门关将士之忠骨,行人路过此地,无不肃然起敬凭吊英魂。走出广武城,沿着同大公路顺沟前往,便进入一条狭谷,人称雁门古险道,两侧峰峦叠蟑,怪石凌空险恶,翻过一道陡峭山梁,雁门关即跃人眼帘。  
       雁门关东临隆岭、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形如闹门,每年大雁往飞其间,故称雁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置有雁门郡,唐朝置关,名曰西烃关,也名雁门关。;日址在雁门关西侧的雁门山上。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吉安侯陆亭将关城移在此处,重新筑关。雁门关之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一丈八尺,石条座底:上砌城砖,门三座。东门之上筑有楼台,名曰雁楼,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天险”。     
       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地利”。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关城之北筑有营房、东侧建置靖边寺,内有一对石狮、一竖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记述赵国名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丰功伟绩。东南:方向设有练兵校场。     
       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为内长城之“外三关”,这里峰峦叠蟑、山崖陡峭,关墙雉谍密集,烽猴遥相呼应,东西两面将老营口坷申池口、阳方口、东隆口、西烃口、匕楼口。大石口、石口、马兰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连为一体,地势十分险要,为千古兵家征战之地。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常驻雁门,凭借关城之险,慎重防守,击败匈奴十万人马;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廖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隋扬帝杨广曾经率兵在此与突厥作战;唐将薛仁贵曾经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也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称号。英雄业绩,不胜枚举;生动故事,广为人知。

关城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目前东西门楼都已被毁,北门也坍塌成了一处豁口。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周围
        
雁门关
       雁门关两侧群峰挺拔,山势陡峭,中间夹一小路盘旋曲折,穿城而过。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     
       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该段长城全长5033米,墙高6-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在关城周围和山下还有关署、东城兵盘、西城兵盘、点将台、六郎城、新广武城、旧广武城等六十多处明代遗址和遗迹,也都是雁门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途中国旅游网

雁门关景点
       雁门关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评为山西旅游业十大杰出品牌。     
       雁门关“九塞尊崇第一关”,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上古称北陵、西 ,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内三关。历称勾注塞、西 关、西陉关,向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名,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雁门关志》载:“勾注山,古称陉岭,岭西为西陉关,岭东为东陉关,两关石头边墙联为一体,历代珠联璧合互为倚防。雁门关明代前址西陉关,东陉关倚防;明代后址东陉关,西陉关倚防”。古雁门关北口为白草口,南口为太和岭口;明雁门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雁门关东西两翼分别延伸至繁峙、原平,设隘口十八。雁门关整体布防概括为“两关四口十八隘”。   
       雁门关景区主要分为两大块。分别是古雁门关景区、明雁门关景区。  
       古雁门关,即铁裹门,前身为北陵、西 、勾注塞,址西陉关旧址。西陉关因位于勾注山之西,即陉岭之西而名。《唐志》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历为中国北境重镇要隘和重要的戍边军政治所。“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重大历史事件均于此关联。     
       [关城] 位于勾注山顶铁裹门外。铁裹门因石峡呈黑褐色而得名,为人工开凿关隘。关口呈“V”字型,顶宽30米,底宽3米,谷深200米,长50米。所建关城形势险要,壁垒森严,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约200米。现存周围墙基,南有屋基4处,北有烽火台1座。自铁裹门设关后,勾注塞之名遂为雁门关之名取代。梁简文帝《雁门太守行》载:“陇暮风恒急/关寒霜自浓//枥马夜方嘶/边衣秋未重”。
  [雁门寨] 位于铁裹门东西两侧山脊平台,北宋时期设立,为军事驻防要地。与西陉寨、胡峪寨并称为“雁门三寨”。所处形势十分险要,扼关山拒漠原御关内,诗载:“危峰千丈界南北/岩岩堆云雁得过//此日振衣临朔漠/何时归翼伴阳和//席依上界侵睛汉/水落人间作大河//何时殷勤苦修筑/汉迁飞将本无多。”     
       [古关道] 亦为勾注塞古道,全长30多公里。南起太和岭口,经富拉沟、城上、石墙沟、吴家窑、黑石关沟,越制高点铁裹门,下赵庄到白草口,再出柳林、油房为止。现古盘关道保存完整,铺石成路,百步九折,左右峭壁如削。诗载:“遥望雁门关/山高不可攀//鸟飞青嶂低/人在白云间//虎豹千群壮/貔貅万灶闲//中原如此险/保障独惭颜”。   
       [隘口] 即古雁门关北口,俗称白草口,是雁门十八隘之一。一隘两堡,南为太和堡,北为常胜堡,中隔连绵山脉。春秋战国时,白草口为南北要冲,沿雁门古关道,过往商旅不断。隘关跨河而建,设3道隘墙,6座隘门,6座堡台,东西与长城连为一体。现存隘门1座,额匾书刻“容民畜众”,堡台1座,额匾书刻“猴岭”。相传北宋时,朝廷以潘美为帅,杨继业为先锋镇守北地,三军来到雁门关安营扎寨。潘美让杨继业到关口外驻扎,即现在的白草口,当时此口并无名称,潘美想羊怕吃败草,就把这里叫败草口好了,试图把杨业困死关外。后来杨业遭潘美陷害,老百姓纪念杨家忠心报国和憎恨潘美之奸,便将败草口改为白草口,因为羊怕吃败草喜吃白草。       
       [常胜堡] 位于白草口隘关西高地,为古西陉镇旧址。南接雁门关古道,与太和堡遥相呼应,北望关外漠原,与旧广武古城对垒。周长500多米,石基砖砌围墙,东北隅建有武庙,堡门额匾书刻“常胜堡”三字。上款竖书“万历甲寅都御史吴仁庆”,下款为“布政使阎士选立”。   
       [猴岭长城] 猴岭,因悬崖峭壁有石酷似猴形而名。长城蜿蜒其上,如龙伏波奔腾,气势十分磅礴,为明历三十三年(1605)巡抚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长城基址上复筑而成,顶部三层砖铺面,可以走马。西起白草口,东至新广武,高8至10米,上阔4.6米,全长5033多米,每120米建戍城1座。敌楼多筑于长城外侧,面宽10米,进深8米,总高15米左右。下设暗门,筑于内可屯兵、外可冲锋的地段,门洞高2.3米,宽17米,现存完整敌楼有“针洞”、“挖厄”、“壮橹”、“天山”等,此外还置烽火台、凿壕堑,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     
       [西陉寨] 位于太和岭口北城顶上,因太和岭口曾名神仙隘,故又叫神仙横城,是代州著名三寨之一,立于北宋时期,为隘口军事戍守屯兵之地。            [勾注祠] 址勾注山麓,北接勾注塞,因七烽似斗环抱,又称北斗山勾注祠,也叫北斗庙。庙建门厅,有前过厅院,后过厅院,以及正殿、碑殿、经楼、钟楼,晋咸宁元年立勾注碑。宋时因祈雨屡有灵应,册封顺应侯,有五崇极碑记。金、元又累封佑顺公、广佑灵应王。明洪武初年改称山神庙,正德年初重修,神座下有灵泉7眼。     
       [雁门渠] 位于勾注古道东侧,古广武城北面。《寰宇记》引《图经》云:“魏牵招为郡守,凿源为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当时城内井水咸苦,居民汲水往返七里,牵招开渠引北山水进入城内,是古代州著名水利工程之一,现存遗址。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 位于勾注古道黑石头沟,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200米。1937年10月八路军120师于此伏兵,由贺丙炎团长和政委廖汉生亲自指挥,10月16日根据情报,大同方面日本集结300多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准备经过雁门关,开赴忻口前线。通过情况分析和作战实地勘察,于17日晚炸毁4号桥、5号桥,18日鸡叫头遍将部队开进伏击地,从次日上午10时许,到下午2点多,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围袭侵华日军汽车近五百辆,击毙击伤日军近200人,炸毁敌人汽车数十辆,此役闻名全国。     

                                           

                                  

       [阳明堡飞机场遗址] 位于阳明堡村西南,由阎锡山所建,1937年7月1日被日军侵占,扩建为日军侵华的后方军事基地。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在陈锡联团长的精心指挥下,夜袭成功,炸毁敌机20多架,消灭日军100多人,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战役。     
       [孙传庭墓] 位于阳明堡镇下花庄村东。占地7000平方米,冢高4米周长约22米。四周红墙环绕,遍植苍松翠柏,有响堂、墓碑等,砖墁甬路,旁列石人、石马、石猪、石羊,前建牌坊。墓毁“文革”,现存清刑部员外郎冯云骧撰《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暨配冯淑人张淑人同葬墓志铭》,镌刻于6块石板之上,共6000余字,详载其生平事迹。   
       明雁门关位于东陉关,东陉关因位处勾注山之东,即陉岭之东而名。《唐书·地理志》载:“雁门关有东陉关、西陉关。”唐宰相杜佑曾云:“东陉关甚险固,与西陉关并为勾注之险。”东陉关跟西陉关同建并重。明代于东陉关关址扩建新建雁门关,东西两翼重建北宋十八隘。各隘筑有坚固城堡,中间为长城连接,形成以雁门关为中心的新的军事防御体系,从平型关隘口至轩岗隘口,绵延布防达300里。   [关城] 位于东陉关遗址,明洪武七年(1374)吉安候陆亨贬于代州所建。明景泰、正德、嘉靖增修,万历复修,历600余年。关城周长1000米,墙高10米,石座砖身,内为夯土,开门三重,即东门、西门、小北门。     
       [瓮城] 位于关城北侧地利门外,城高及关城之半,设有暗门。瓮城门俗称小北门,石券门顶,额匾书刻“雁门关”三个大字。两侧镶嵌砖镌联语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一字一砖,相传为傅山先生所书。城门上有楼,砖木结构,谓瓮城门楼。      [围城] 城廊为石头边墙,周长约10000米,南端分接关城东西城两翼,北至谷底延伸围合。围城城门座南向北,上筑有宁边楼,俗称明月楼,为明代嘉靖年间所建。围城门外接石拱关桥连关道,据《雁门关地理总考》载,关外依次设大石墙3道,小石墙25道,为守关御敌第一道防线。   
       [东城] 位于关城城廊内古关道东侧制高点,明洪武时兴建,正德年间翻修。东城为大砖城,《雁门关地理总考》载:”周围二里三百五十步,据山,无壕堑,垛口六百。东西城门二,曰雁门,曰雁塞。”南与关城天险门延伸城墙连为一体,西与关城地利门延伸城墙连为一体,北顺山脊至谷底与围城关门宁边楼连为一体,筑有营房、马厩,为守关屯兵之所。     
       [西城] 址关城城廊内古关道西侧高台,跟东城同时兴建并重,为石城。《雁门关地理总考》载:“石城高1丈五,周围二里三百四十余九步,垛口五百,城门一。城内为千户所,仓场一,草场一。”南顺山脊延伸到西城制高点,与兵堡连为一体,北折至西城角楼、天险门城墙,东经角楼到地利门与城墙连为一体,城内设营盘,为守关将士操练守御之所。西城与东城中有城墙间隔,城墙南角和北角各配建角楼1座,正中建有城门和城门楼1座。城顶建威远楼1座,俗称“雁月楼”,明嘉靖年间建筑。西城门外东侧设校场,校场设点将台。   
       [天险门及雁楼] 天险门为关城东门,石座砖券,额匾篆体书刻“天险”二字。墙垣设垛口,门洞板1道,青石板铺路。天险门上建有雁楼,坐西朝东,面阔5间,进深4间,四周有走廊。建筑为重檐歇山顶,正面明间为隔门,两顶间为砖砌墙,背面除两圆形窗户外,其余用砖砌成。平板枋上施以斗拱,有昂有翘,屋顶交以青灰瓦,正脊两端安大吻,四角悬挂风铃。楼内空畅,供兵丁巡察、了望。   
       [地利门及六郎祠] 地利门为关城西门,石座砖身,额匾篆体书刻“地利”二字。此门坐向南北,所建门楼为杨六郎祠,两侧塑孟良、焦赞像,供设杨门郎铁刀1把,城楼上供设大炮2尊。相传,祠中铁刀为杨六郎于北宋仁宗年间留下,当时杨六郎为元帅驻守雁门关,正值隆冬大雪封山季节,城中三千兵马衣食粮草紧张。辽军乘机重兵围攻,杨六郎一面派人突围出去火速搬兵,一面激励将士坚守城池,两军伤亡十分惨重。相峙数天后,辽军依然围攻不懈,宋军援兵还杳无音信,城中粮草眼看就要用完。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杨六郎实在不知如何对策,正在焦困之时,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但见两个挑水的伙夫让脚下的冰滑倒,半天挣扎不起来。杨六郎见状立刻心生计策,即令将士挑水上城,一桶桶倒在城墙上,寒冷的天气使水落地成冰,把城墙如兵甲般冰冻起来。辽军再次攻城时,因城墙光滑难攀,从云梯上摔得横尸遍地,杨六郎便乘势打开城门,手持寒光闪耀的铁刀率部冲锋陷阵,大败围城敌人。那把铁刀遂成为杨六郎兵临绝境,以智取胜以少胜多的见证和象征。     
       [李牧祠] 位于关城天险门外东侧,亦称武安君祠、靖边祠、镇边祠,为纪念战国时赵国良将李牧而建。祠宇建筑规模宏大,山门前有石砌平台,上竖石制旗杆1副,配设石狮1对。正中左右各筑踏朵台阶,并配以石雕石栏柱石栏板。山门两旁建有钟鼓二楼,祠院分前后两时,前院两侧为厢房,正面过殿供奉李牧塑像,背面供有韦陀像。过殿两侧留过道,设东西库房。后院正殿为大雄宝殿,供有一佛二菩萨。正殿左为方丈,右为祖师堂,东西配房为师房。在主殿东边,顺台阶而下有窑屋多孔,名九窑十八洞,石基砖券曾为兵堡。祠内悬挂朱衣道人傅山亲笔对联:“重台唱法祥云遍覆菩提树,莲台传经瑞口光临极乐天。”现有残碑13通。   
       [关陵] 址关南古关道中盘道侧,为雁门关历代阵亡将士公墓陵园。墓丘林立,墓碑森然,皆倚崖面道,气氛肃穆。春来野花烂漫祭忠骨,夏至百草茂盛庇英魂,秋到北风呼号感悲思,冬临白雪覆盖披缟素。现绿草覆冢成茵,柳垂青丝染千古忠情,诗载:“白杨黄草依流水/断雁寒鸦吊古丘//壮志未酬空碌碌/西风萧瑟响吴钩。”   
       [长平桥] 位于关南谷底营房沟交汇处,随山就势恃险扼守,和平时期为通商津口,战乱期间为守关之卡。“初建有普济、太平小桥凡七,人咸便之,最后营此桥。”石拱基座飞虹于深涧,总高10米,宽6米多,跨度50米,桥畔立有长平桥碑。   
       [马公墓] 位于长平桥北,马公是孪生兄弟,曾任雁门关总兵。相传雁门关道虎害成灾,昼伏夜出屡伤百姓及过往商旅,使熙来攘往的雁门关道几成绝路。马公兄弟遂自荐除害,后弟与虎搏斗中不幸遇难,兄承弟志愤杀虎于道旁,使雁门关道恢复往日的祥和热闹。为纪念马公兄弟除害之功,当地百姓捐资立碑,曰“马公杀虎处”。

                                           

                                  

美食推荐

       山西面食闻名天下,忻州自不例外。作为晋北咽喉的忻州,面食制作精巧、花样众多,除了传统的刀削面、拉面、剔尖面等。  
       忻州小吃丰富,种类较多,著名的有忻州瓦酥、原平锅魁、高梁面鱼鱼、河曲酸粥、保德碗托、代县麻片、繁峙疤饼、五寨猪黑肉炖粉、神池麻花。另忻州代县黄酒、定襄蒸肉也不错。

疤饼

                                  

      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名,亦名籽饼。其用料有白面、葫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制作时,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约半尺左右的薄饼,在铁锅内铺一层磁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状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质酥脆,为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名闻遐迩。

高梁面鱼鱼

                                  

      本是忻州地区乡间百姓粗粮细做的一种日常食品。近年来一些宾馆、饭店,捕拾民风,将其发展成了招待内外游客的风味食品。    
       高粱面鱼鱼,是用普通高粱经过淘煮漂晾,碾磨成面,用开水和好,人工搓成。其做法是在面案两头各摆五块大似蒜瓣的面疙瘩,然后用两手掌按压和搓动,由远及近,逐渐靠拢,观之手下10条鱼鱼儿由短变长,汇成一片。搓成的鱼鱼儿一般有高粱米粗细,盘起来放在一起长短一致,粗细均匀。    
         高粱鱼鱼蒸熟后,配以羊肉或西红柿汤调和,清爽利口,别具风味。 猪肉、土豆切碎,再加面粉、调味做料搅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鲜迷仙。

原平锅魁饼

                                  

      因在历史上夺得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

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塞北特产,悠久历史,被历代宫庭御膳视为民间极品。现在做蒸肉的达上百家,其中以百年老店隆襄斋著名。    
       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精淀粉、精炼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通过现代科技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香味美、口感绵润、多食不腻等特点,是补充体内多种营养成份的风味食品。

忻州瓦酥

                                  

      忻州瓦酥形状似瓦,故名“瓦酥”。瓦酥制作历史悠久,始于明末清初。在清朝时,慈禧太后品尝后,龙颜大开,赐名为“龙凤瓦酥”。    
       瓦酥以其质酥脆,味香郁,堪称炉食中一绝。鲜食酥沙,松软;干食酥脆、甘香;常食健胃壮身。

河曲酸粥

                                  

      制法:先将糜米泡酸,注意控制火候,然后加工成粥。特点:糜米本身就富含多种粗蛋白和氨基酸,发酵后其中含有的乳酸菌能帮助人们生津止渴、消食健胃,酸粥在美容护肤、延缓衰老方面也有神奇效果。传说:相传明末时期李自成义军路过此地,百姓们本已泡好了米,准备做饭迎接大军到来,可是部队临时改变计划,并没有来。此时家家户户泡的米都已发酸,有人意外发现酸米做成粥酸甜可口、美味好吃,人们纷纷效仿,从此,酸粥在河曲流传开来。

最佳旅游时间  
       夏秋季节是去忻州旅游的最佳时间。此时的忻州天气凉爽、阳光明媚,最适合游山玩水、寻古探幽。境内著名的五台山、管涔山山清水秀、景色绮丽,山中古刹清幽、古迹遍布,游人畅游在青山绿水之间,徘徊于古寺高塔之下,可以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悠远。  
       忻州地势西高东低、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使它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这里年平均气温为4.3 - 9.2℃,是个避暑休闲的旅游胜地。因忻州地势高低起伏,高低温差较大,远游时应注意气温变化,随时加减衣物。
上一篇:渼陂古村 下一篇:望鱼乡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