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走天下 > 详细内容
梦幻张北:草原底色上的斑斓画卷
发布时间:2014/9/25  阅读次数:1850  字体大小: 【】 【】【
土胚子垒砌的“敖包”粮仓;西北莜面就羊肉汤的“改良蒙餐”;村落中林立的尖顶教堂与圆顶清真寺……这些奇特的“混搭”景象,皆来自位于内蒙古大草原南端的张北县。草原底色的画布上,为何会描绘出一幅多元文化的斑斓画卷?从单一走向多远的故事,要从“张北”之前的张北说起。(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 1 】750 盛夏时节飞越张北县战海乡桦皮岭空域,你会看到五彩斑斓的锦绣山川。桦皮岭是张北境内最高峰,在坝上以冷著称。桦皮岭的五月,可能还是黑白两色的素描图,接下来的三个月,季节会为它披上彩装,一天更比一天艳丽动人。


【 2 】 一轮春雨过后,张北刚刚播完种的大地上,现出奇异吉祥的双彩虹。外围跟随着虹而泛起的霓,朦朦胧胧,但在张北无比纯净的天空中,依然清晰可见。


【 3 】 一座长城烽火台,静穆地伫立在张北坝底山峦上,宛如仍在瞭望,仍在把守。


【 4 】 这是银装素裹的张北坝头南缘,向坝南瞭望,坝下显得一马平川,那一边已属中原地带。正是眼前这道高“坝”、长“坝”,隔开了农耕、游牧两个世界。它既是自然的分界线,也是兵家必争的烽火线。


【 5 】 阡陌纵横的农田如今是张北坝上的独特风光。根据坝上降水相对偏少的特点,人们巧思发明了标准的园形种植地块灌溉。喷灌机就好似一根长长的指南针,工作时缓缓旋转,在圆形的范围内喷水灌溉,从空中俯瞰,好似一个个圆形表盘。


【 6 】 身处海拔一千多米的张北坝上草原,棉花糖似的蘑菇云几乎触手可及。云朵下牛群慢悠悠地啃食着青草,无心理会牧人手中扬起的皮鞭。历史上,这里因为水肥、草美、少酷热,历来牲畜兴旺,牧业发达。据说汉代时,武帝攻打在此繁衍栖息的匈奴,每次动辄俘获牲畜数十万。这种畜牧业的繁荣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以后,才因为农田的逐步开垦而衰落。


【 7 】 初夏太阳的余晖,洒落在一望无际的张北中都草原上,泛起层层金色的涟漪。远处的蒙古包里,与手抓肉的香气一起飘出的,还有牧民欢乐的歌声。几千年来,山戎、东胡、匈奴、鲜卑……无数彪悍骁勇的游牧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兴衰更替。如今,当年的金戈铁马已经无迹可寻,所有的故事,化作张北抹不去的草原底色,留给人们细细品味。


【 8 】 壮阔奇丽的四面牌楼,是张北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如今环绕相连的四面牌楼,原本分立于张北县城的四座旧城门内,是张北县城的一道独特风景。这四方修建于1958年的牌坊,一直矗立到九十年代末。因为当时张北县经济飞速发展,人流车流日益增多,为了避免交通隐患,遂被拆除,并以新的形式移建。新建的牌坊四面相连,被寓以“天地人和”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张北县的美好期冀。


【 9 】 今天的张北县,共有10处清真寺,图中的大西湾乡东友清真寺就是其中一座。张北地区的伊斯兰教自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传入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首批迁来的穆斯林正是来自坝下地区的流民。他们的后人主要分布在张北镇、公会镇、大河乡等乡镇的23个村落中。


【 10 】 在张北县的多元文化下,还隐藏着许多未解之谜。图中的“石棺”在位于张北县的一处回族公墓附近。它实际上是石雕祭祀装饰标志,是信仰景教的人去世后,置放于亡者墓地的“墓顶石”。至于它们的主人是谁?目前仍是悬案。


【 11 】 同样随移民而来的还有天主教信仰。1880年,崇礼县西湾子的天主教徒迁至张北黑麻胡村,首开先河。根据《张北县志》的记载,上世纪三十年代,全县还有10座教堂。不过它们大都毁于文革期间。今天张北的天主教堂,大都重建于七八十年代。图为从张北县城天主教堂内,隔窗外望圣母玛利亚雕像。


【 12 】 土豆种植和甜菜种植,是如今张北的支柱农业之一。其中土豆的大范围种植可以追溯到清代光绪年间。当时大批坝下流民涌入开荒种地,为今天张北的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甜菜的产量则要到七八十年代张北糖厂的建立,才开始激增,现在占地已达到30万亩左右。


【 13 】 透过残缺的夯土宫墙望去,一幢巍峨壮丽的古代宫殿扑面而来。这是由元中都真实的遗迹,与经过考古论证的中心大殿复原图叠合而成,元中都曾经的辉煌与岁月沧桑融为一体。图上的中心大殿再现了元代宫殿建筑的风貌,它们主要描摹北宋汴京宫殿而建,在这一点上可称汉文化的追随者,明清以后,这类“工字殿”难得一见。


【 14 】 张北野狐岭一带可见明长城与多道古长城比邻排列,宛如条条大地之痕。每一道长城都显示出强烈的时代特点。置身其间,仿佛霎时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空间。


【 15 】 图中笑逐颜开的妇女,手持两把莜麦梗,正准备喂马。传说成吉思汗的马队就是以此为饲料,因而耐力强于普通马匹,大军才得以所向披靡。


【 16 】 同样令人费解的还有图中的摩崖石刻,符咒一样的神秘文字至今无人解读,始刻年代也无从判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们都是张北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