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礼仪 > 详细内容
中国哪里的年味最奇葩?
发布时间:2023/1/19  阅读次数:2495  字体大小: 【】 【】【
购置年货,成了为数不多能让我们感受到年味的时刻了。
网友@北流东耳,回想起儿时上街的快乐。“每次买果子都要买好几十斤,每次都是我在后面扛着果子,追着两个姐姐满街跑。很快乐,也很甜蜜,因为自己扛着的时候还可以边走边吃。”

这大概是很多人有过的年味。可有些年味,只能是一种独属自己和家乡的乡愁,比如那些只在当地的奇葩的年货。
在回家之前,它是一种抽象的感觉——代表着期待,代表着相聚,代表着美好回忆……一想起来,就不由得嘴角上扬,心里暖暖。
而在回家之后,就会变得真实而具体,炸在嘴里,让你惊呼:“想的就是这个味!”


对云南人来说,年味最好要“原生态”。最具代表的,当属“生皮”。就是生猪皮、猪肉。
每逢过年杀猪,白族人一定会把生皮端上饭桌,用这道曾经的大理国国菜请客。
一位大理的医学生说,吃过一次后,就明白很多人明明害怕有寄生虫,却依然要吃。那口感真是越嚼越香,并不觉得有腥味。说是生皮,其实在烧猪时,皮就已经七八成熟了。

据说在各种烧法中,口感最好的是用稻草火烧猪皮。当猪被烧得金黄、焦香,最好的生皮就在前胛、肚底的位置,还有猪耳、猪嘴。
用刀切下皮,再切成小块,记得最关键的蘸水。酸、甜、辣要搭配好,炖梅、陈醋、酱油、白糖、花椒面、辣椒面、蒜末、生姜……缺一不可。
一块生皮,一筷蘸水,清清爽爽。食物最本真的味道,让人满口生香。


如果你面对眼前这一锅黑绿色浓汤,想要掏出手机在网络上搜索“牛瘪”,立马会被当地的朋友制止:“哎,先吃先吃,等下再搜。”
等入口之初,尝出微微的苦,才感觉自己上当了。
本地人说:“身为一个贵州人,自我知道牛瘪做法的那一天起,我就始终对敢于下肚的食客心怀敬畏。”
牛瘪,就是牛胃和小肠中未消化的草料。把他们挤出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慢熬,渐渐飘出一阵“草腥味”。

有人形容闻到牛瘪火锅时,就像把脸贴到牛屁股边,所以很多人干脆叫它“牛屎火锅”,还被戏称为“生化武器”。
尽管如此,很多贵州人还是相信牛瘪的神奇。牛极强的消化能力,印证了“吃啥补啥”的愿望,希望吃了以后,像牛一样,少生病,抵抗力强。
如此上等佳肴是待客最高礼遇,旧时在过年才有。难怪对贵州人而言,“牛瘪”就是家乡味和年味。


“什么都能拿来煲汤”的名声在外,一到过年,杀鸡炖肉也满足不了广东人了。去年春节,一家大型生鲜超市引进了产地直发的养殖鳄鱼,90%都销往广东。
其他省的人很震惊:鳄鱼也能吃吗?不觉浮现出凶猛又粗粝的口感,仿佛嘴里渗出一股血腥味。但喜欢吃的人,说吃起来像兔肉,也有人说像鸡肉,甚至还有说猪肉。

就像广东人,估计已经在盘算二十斤鳄鱼肉,在拜年时怎么分给亲朋好友了。
今年冬天可能会更火爆,毕竟炖着鳄鱼的“止咳靓汤”不再只是一份过年佳肴,更是一份食疗秘方。鳄鱼肉配上川贝、雪梨、去皮北杏仁、茯苓,能帮很多人度过这个年关。


对广西北海人来说,年味是海味。所以北海有句老话:“无沙虫不成宴。”
沙虫,看起来像蚯蚓的亲戚,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北海人却很喜欢,不仅因为味道鲜美胜过海参,还因为绿色健康。

不是每一片海,都能拥有沙虫。它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在清澈无污染的海滩,才能存活。所以价格自然不便宜,多少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打打牙祭。
据说年夜饭的点睛之笔,就是一盘“炸沙虫”。
小竹签从沙虫中间穿过,内脏和杂质便没有了。然后薄薄地涂上一层蛋清,裹上一层生粉。下锅油炸,直到沙虫金黄。咬一口香脆带甜,鲜到眉毛都快掉了。


活珠子和毛蛋不是一种东西吗?简单来说,它们的确都是“没有孵成功的鸡蛋”。
虽然都是鸡胚胎,但两者还是不一样,“活珠子”是正在孵化中的蛋,因为亦鸡亦蛋的胚胎在透视下像滑落的珍珠,所以得名“活珠子”。而“毛蛋”是胎死壳中的鸡蛋。

有人说在第一次尝试的时候,是闭眼入口的。没想到,在吸到里面汤汁的时候,顿觉鲜美。然后把下面的肉,蘸点辣椒面、孜然粉,好像吃出嫩鸡肉味,又好像吃出了蛋味。
如此奇特,很多江苏人都会在过年间,装进礼盒提着送礼。
尤其黄淮流域,从河南境内一直到山东南部,苏北,皖北的孩子,只要一看到街边的毛鸡蛋串串,就觉得快回家了。


第一次认识“鲞(xiǎng)”字是在《红楼梦》里,好吃到让刘姥姥“喊佛祖”的茄鲞——切成片状腌腊的茄子。没想到“鲞”就是浙江沿海地区的年货。
春节前后的鳗鱼最是丰腴肥美,过年风鳗鲞便成为了宁波人的传统习俗。新风鳗鲞是当地一道名菜,还有“新风鳗鲞味胜鸡”的说法。
每年一到腊月,晒场上、屋檐下、窗户外,就有成排成行的一条条鳗鲞,垂垂落下。

在此之前,每条海鳗都要见证师傅的好技术。背部下刀,沿着脊骨剖开,取出内脏、鳃片等杂物,用洁净纱布擦净血污、再均匀抹上细盐,最后用竹片撑开。
等到一条条银白玉亮的鳗鱼经过海风风干,鱼肉从白嫩转而成金色,就会随风微微晃动。
等到完全风干就能放进冰冻层,这一年都能时不时拿出来,尝到年的味道、家的味道。蒸熟或者撕成丝蘸醋,或者和别的菜一起炒,“那香味没谁了!”
  



  

东北人的年味,好吃又好玩。
一到冬天,冻梨就开始走进货摊。黑不溜秋的,雪花飘落在上面,一黑一白格外醒目。南方人猛一看以为是山竹,又或者是放大的板栗。
买回的冻梨先不急着吃,要先“缓一缓(huān)”——洗干净,放进凉水里解冻。

还剩三分未消时,就拿出来,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嘬里面的水,啊!真甜。再慢慢吃果肉。一嘴的水灵,就算坐炕头上也不觉得干巴了,心里的燥热一扫而光。
冻梨的寓意也很好,“冻住别离”。在过年时,大家都会比平时多备一点。所谓“过年吃冻梨,来年少别离。”
吃一口冻梨,就像吃下一个小小的“永恒”。梨子不好保存,就冻着,把它的甜留得久一些;团聚的时间不够长,就用冰甜,让那些美好记在在心中。


饺子是最寻常的一种年味,都说“好吃不过饺子”,但是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的一些地方,把饺子升级了——吃肉馅饺子还不够,包上一整块排骨做饺子。
把猪排骨剁成一小块一小块,刚好一个饺子皮能包下,连骨头带肉直接包个面皮,上锅蒸。等到香气从锅盖缝里飘出,就可以端上桌了。

筷子夹住,咬一小口,趁着汤汁流出,赶快一吸,再把排骨挑出来小心的啃掉上面的筋膜,嘬嘬骨头里的味。
毕竟不是纯肉馅饺子,吃起来也要看看运气,如果吃到的是一块脆骨,那就很有嚼劲,如果吃得太急,可能会把牙硌下来。
相比那些流传很广的奇葩年货,排骨饺更为小众了。回不了家的赤峰和朝阳人,给自己包一盘排骨饺,便能穿越回家乡,找到那一口异常珍贵的专属味道。


山东的年味,又大又花。山东馒头,让年味和喜庆几乎可以延续一整年,甚至贯穿一生。
过年过节、娃娃满月、孩子升学、老人祝寿……馒头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馒头之所以能成为送礼的硬通货,是因为山东馒头太特别了。不止是“大”,而且“胶东饽饽”整出的样式简直眼花缭乱,甚至还捏成了“非遗”艺术。

用红枣装饰,或是一撕开有仿佛有千层厚,形状也千姿百态,梅花、兔儿爷、醒狮、飞龙……“花饽饽”里几乎冲破了想象力的边界。
据说,漂泊在外的山东人,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出了老家,其他地方的馒头都没什么嚼头?
当然,因为馒头分为两种:山东馒头和其它馒头。

《三联生活周刊》每年都会办一个“年货刊”,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年。
年货有那么多可说的吗?主编觉得,当我们用味觉和嗅觉去品尝美食的时候,文字有另外一种对食物的重现,文字背后可能包含着深深的乡愁。
这些温暖的、古怪的年货,是说不完的,缠绕蔓延在其中的想念也道不尽。
我们哪里是想念这些怪味道呀!不过是,想家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