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空间 > 详细内容
全面禁止塑料袋,非洲国家为什么能领先世界
发布时间:2019/6/16  阅读次数:2830  字体大小: 【】 【】【


2019年6月1日,坦桑尼亚的全面“塑料袋禁令”正式生效,在坦桑尼亚大陆禁止进口、出口、制造、销售、储存及使用所有厚度的塑料袋。
  
“乱世用重典,大概说的就是这样子了!”,一位在坦桑尼亚有业务的中国企业员工,这样对世界说评价刚刚生效的禁令。这一禁令对入境游客同样实施。5月中旬,坦桑尼亚驻华大使馆发布特别通知,提醒前往该国游客避免携带塑料袋或由塑料袋包装的物品,入境者将被要求上交相关塑料袋制品。

而违反上述禁令者将可能面临最高两年监禁,或最高40万美元的罚款。任何被发现携带塑料袋者将可能被当场罚款13美元。



●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馆发布通知 / 大使馆官网

不少观察者和媒体称赞道,非洲在塑料袋禁令方面领先世界。从数字和力度上来看,确实如此。目前,非洲55个国家中已有34个国家(近62%)颁布相关法令,禁止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的使用或对其征税。《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指出,这其中有31个国家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全世界最贫穷的地区。

特别是在东非,坦桑尼亚有在禁塑方面可以借鉴学习的“邻居”——卢旺达和肯尼亚。卢旺达早在2008年,就开始全面禁止塑料袋的使用,并通过减税鼓励回收,至今已累积十余年的禁塑经验,不单单在非洲,在全球都是包装塑料污染防治中提及率最高的“模范”国家。

而东非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肯尼亚,则在2017年8月正式实施“全球最严”禁令,禁止使用、制造和进口所有商用和家用塑料袋。违者面临一至四年监禁及最高400万肯尼亚先令(约合人民币27万元)的罚款。



●  一名环保主义者在肯尼亚街头展示“我支持肯尼亚禁塑”标语 / nation.co.ke

2019年6月初,继全面禁止塑料袋后,肯尼亚政府进一步宣布,将在2020年6月5日前,在指定“保护区域”对所有一次性塑料用品实施禁令。

有人表示,对比“下重手”禁塑的非洲国家,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塑料治理方面似乎稍显“落后”。

2018年1月1日,中国正式开始实施“洋垃圾”进口禁令,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废品种。中国对“洋垃圾”关上大国门,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在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开始禁收和遣返“洋垃圾”,让长期依赖塑料垃圾出口的发达国家,一时间只能让垃圾在其边境地区堆积。



●  出台不同程度的监管措施控制塑料使用的国家 /  Statista  数据来源:联合国世界说译注

非洲为什么要禁塑?

经济尚待发展的非洲,为什么要大力度地禁止塑料袋?防治白色污染是一方面考虑。不过,一份2018年10月发表于Elsevier《海洋政策》月刊上研究指出,在非洲,塑料垃圾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与非洲国家许多重大社会经济发展议题,都有着紧密联系。

非洲是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联合国环境署2015年报告指出,到2050年,非洲将新增13亿人口,这意味着每一分钟就有80个人出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最高速度预计将出现在沿海地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为塑料制品和塑料包装制品创造巨大的消费市场。

而非洲国家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非洲人口、城市化和消费的增长速率。

使用时间也许只有几分钟的一次性塑料用品,无法得到妥当的处理,很大一部分流入海洋。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WEF)上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一份报告称,每年,全世界有至少800亿美元的塑料包装材料流入海洋;报告预计,这一趋势延续的话,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将比鱼还多(按重量计算)。



●  目前全世界塑料包装的生命轨迹,其中40%被填埋,32%流入自然,只有14%被回收/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2016年报告

这样的趋势对于非洲来说尤其不利。生存渔业(subsistence fishing)在非洲地位重大——很多非洲国家民众从鱼类中摄取的蛋白质的比例很高,在坦桑尼亚高达70%,在加纳、塞拉利昂也达到60%。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后,被分解为微塑料进入海生物体内,通过人类食物链,最终“回到”人类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非洲渔业部门拥有超过1200万从业人员(2014年),海洋塑料污染对非洲的食品安全、渔业生计、海洋生态系统都构成潜在威胁。
  
而在非洲大陆上,一次性塑料袋污染对于城市面貌的影响、带来的损失,也许可以直接被感受到。

   由于妥善垃圾回收处理的缺位,很多非洲城市里塑料袋随风飘、许多塑料垃圾最终被填埋(landfilled),未来得及处理的垃圾城市边缘耸起一座座垃圾山,白色的塑料袋在其中尤为扎眼。



●  肯尼亚蒙巴萨的一处垃圾填埋场 / 视觉中国

2015年暴雨期间,塑料袋等塑料用品堆积堵塞了西非国家加纳的首都阿克拉的下水道,引发了严重洪灾,造成至少150人死亡和数百万美元经济损失。“白色污染”制造的死水环境,还容易成为蚊子滋生地,助长疾病传播。

   2017年3月,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处垃圾填埋场发生滑坡,造成超过110人死亡,数十座房屋被毁,许多死者在该填埋厂内寻找食物和可回收出售的物品。



●  埃塞俄比亚,一名女性举着她的家庭成员的照片,她的亲人在垃圾填埋场滑坡事件中失踪 / 网络

“重典”禁塑到底靠不靠谱?

   正因如此,非洲国家政府在实施禁塑令方面,展现出更多的果断和决心,治理白色污染也成为许多非洲政府领导人体现“良政”的政策选择。

由于数据信息不完善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权威宏观数据展示这些国家禁塑和限塑措施的效果。不过,这些禁令似乎已经被切实执行,对当地民众生活和商业实践带来了各种影响。

早早实施了塑料袋使用禁令的卢旺达,其首都基加利被联合国人居署称为“非洲最清洁城市”。

肯尼亚国家环境管理局(NEMA)执法局长David Ong'are在2018年4月对英国《卫报》表示,“刮风的时候,你再也不会看到手提袋四处乱飞。水路阻塞变少了,海岸和维多利亚湖的渔民们几乎不会在他们的渔网里在看到被缠住的塑料袋。”

此外,Ong'are表示,屠宰场曾经在大约每10头被屠宰的动物中就有3头的内脏中发现塑料,这个数字现在下降到1头。



●  牛在垃圾堆中觅食 / 网络

在肯尼亚内罗毕,有民众习惯直接在塑料袋里排便,再绑起来随意丢弃,这被称为“飞行厕所”,这一做法曾受到诸多抱怨。《卫报》2018年4月报道,当地居民反映,“最严禁令”实施后,“飞行厕所”的行为基本消失了,更多人选择了社区里收费的公共厕所,毕竟这些5先令一次或100先令家庭包月的服务,比使用塑料袋要接受的罚款少得多。

不过,禁令仍存在争议。

实行“最严禁令”已超过一年的肯尼亚,此前是东非地区主要的塑料袋生产和出口国,禁令直接影响当地的塑料袋生产企业。

   2017年禁令宣布后,肯尼亚制造业协会  (KAM)曾发文强烈反对,协会表示,该国此前有超过176家塑料生产公司,雇佣了全肯尼亚2.89%劳动力,禁令将影响直接这些公司雇员和另外超过6万个间接产生的工作岗位。
  
该协会还指出,“禁塑”政策需要更合理的节奏——在该国目前的状况下,政府只提供的短短6个月“缓冲期”,要找到塑料袋的有效“替代”实在很难。



●  肯尼亚基苏木,人们将切好的西瓜装入塑料桶中,前去市场售卖,不少小摊贩仍然依赖塑料制品 / 视觉中国

除正规企业外,在灰色经济(informal sector)、个体经营活跃的非洲,小商贩此前主要依赖价格便宜的塑料袋,禁令使得其“小本生意”的包装成本大增。很多人都表示,我们不是坏人、不想违法,但是希望获得有效的替代方案,而且是“不赔钱的那种”。

   此外,禁令的执法过程也引发争议。据不少媒体报道和调研报告,在卢旺达和肯尼亚,偷偷使用、走私塑料袋的行为,被一些当地执法人员看成“和贩毒一样坏”,违反者被勒令当众道歉。之中有些人还曾受到执法人员的敲诈、当众羞辱甚至非法居留和殴打
  
更有不少批评者指出,东非国家政府对塑料袋的全面禁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况且,比起纸、布、玻璃等其他包装材料,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塑料包装有时也具有一些优势,包括在食物保鲜、运输成本、生产过程等方面。

有分析人士表示,政客只是想利用禁塑政策,“不花什么成本”就凸显其保护环境决心——塑料袋是一个简单就可以瞄准的靶子,其背后更根本的问题,是这些国家缺乏处理体量飙升的塑料垃圾的能力。他们指出,建立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公众教育等才是根本途径。

全面禁塑是无奈的捷径?

诚然,像东非国家用重罚形式执行的“禁塑”并不是解决塑料污染的唯一途径,还受到“过于极端”、“力气用错地方”等指责。但是,也有人认为,一刀切也许是不少非洲国家现阶段的又快又相对简单的捷径和无奈之举。



●  肯尼亚内罗毕郊外,几只白鹳站在塑料废品堆上 / 视觉中国

实际上,一个简单共识是,解决塑料问题并无捷径。这里的“捷径”,更多指的是快速减少肉眼可见的白色污染,以重罚强制改变民众的消费习惯。

就连反对肯尼亚政府颁布最严禁令的肯尼亚制造业协会也承认,严格的禁令是一种“刺激”,“毫无疑问,这项禁令也提高了公众对清洁环境的意识,我们在6个月内取得的成就超过了过去5年。
  
毕竟,要建立有效的塑料垃圾处理回收体系,特别是在非洲,实际上又贵又复杂。

从塑料垃圾回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考虑,一份2007年发布的对非洲垃圾回收体系的研究指出,在非洲,国际回收企业并无意在当地建设专门的回收设施,原因是本地可回收材料的市场容量十分有限,规模经济效应小,花大钱建设基础设施并不划算。

而对于许多非洲国家政府来说,这笔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同样昂贵,不如直接禁止塑料袋来得痛快。
  
上述研究还指出,相较其他可回收垃圾(金属、玻璃等),塑料回收的经济效益,对塑料垃圾收集、分类、再加工的劳动力、运输成本,以及洗涤和加工的电力和水的消耗成本更敏感。塑料回收对于材料的清洁程度和纯度要求较高,不同种类塑料的分类分拣、包装功能塑料的洗涤清洁需要,都增加了塑料回收的难度和成本。



●  马里巴马科,当地贫困民众在垃圾堆里搜寻值钱的物品 / 视觉中国

从再生塑料市场方面考虑,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建立后一个现实问题是,再生塑料有没有人要?事实上,许多非洲国家目前缺少可以制造、使用再生塑料的本地制造商,有创业者精神的社群也很少在再生塑料市场进行商业模式探索。

此外,再生塑料市场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塑料本质上来自石油,石油价格波动一定程度影响塑料价格,石油价格下跌时,生产新塑料产品的成本常常远低于再生塑料,使得再生塑料不受欢迎。

在现有技术下,很多再生塑料的化学成分不如新生塑料那样稳定,大部分只能进行“降级”回收(downcycling),生产出来的再生材料质量远低于新生塑料,价值也更低。比如,使用过一次的可乐塑料瓶子,很难再通过回收再加工成塑料瓶,通常会被加工成聚酯切片。

尽管感叹坦桑尼亚的全面禁令是“乱世用重典”,那位中国企业员工还是表示,虽然对于游客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会造成一些麻烦,他仍然觉得禁塑是个好事。

“非洲国家在发展初期,就可以观察到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就意识到需要应对这个问题,可以少走弯路。”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