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回眸 > 详细内容
克什米尔、勃律、拉达克、阿克塞欣的位置关系和历史源流
发布时间:2019/8/13  阅读次数:2285  字体大小: 【】 【】【

  


一、克什米尔的地理范畴和源流
克什米尔(Kashmir)一词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说法是源于梵文。“克”的意思是水,“什米尔”是使之干涸之意,组合起来就是“(神)使水沼干涸”,可以让人居住。
当然,与之配套的必然有个美丽的传说。
不过,让克什米尔蜚声世界的并不是传说,而是克什米尔地区的传统手工业——羊绒编织。
面对喜马拉雅山麓寒冷的气候,羊绒织物是最好的御寒材料,当英国进入这一地区后,将克什米尔的羊绒织物带回欧洲,迅速成为了王室贵族的真爱。
英语里“开司米”(Cashmere)一词,其实就是克什米尔的音译。
但需要注意一点,克什米尔地区所产羊绒的品质并非最佳,最好的开司米山羊绒,产自西藏阿里和藏北高原。
由此也可以看出,克什米尔地区和西藏的古商路源远流长。
随着英国人英属印度控制力度的加强,克什米尔成了英国人对青藏高原西部与南亚北部交界过渡地带的称谓。
这个英国称呼的“克什米尔”,按照现行的实际控制区域划分,既包含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东南部,也包含巴基斯坦控制的西北部。
这两处地区又分别有各自的称谓,巴控克什米尔称“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印控克什米尔称为“查谟——克什米尔”地区。

  


西藏高原的先民们与克什米尔地区的往来古已有之,在克什米尔地区很早就流传着一个传说,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有一个盛产黄金的“金国”,而阿里地区恰恰是古代西藏黄金的重要产地。
另外,在《隋书·西域传》女国条记载:“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尤多盐,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
隋书里女国的位置,记载为“南去于阗(新疆和田)三千里”,其位置恰好位于西藏的阿里。
除食盐之外,麝香也是商路上的重要货物。
吐蕃麝香贸易关系甚至上溯到公元1世纪,因其质美价廉得深受西亚、中亚各国王室的青睐,这种以至于在波斯、大食的文献中,只要提到麝香必要提及吐蕃。
而与此相对的是,来自于西亚、中亚的粮食、藏红花、宝石、金属冶炼技术和绘画风格,也取道克什米尔流入了西藏。

Quote:

  
西藏阿里地区托林寺壁画


但可惜,受限于史料记载的缺失,我们对当时西藏和克什米尔地区国家关系知之甚少,尤其是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情况几乎是一片空白。
我们不知道,古代克什米尔与阿里象雄、西女国的关系,究竟是隶属、羁縻还是国家联盟。
只能从逻辑的角度上推测,吐蕃王朝灭亡象雄后,臣服了克什米尔东部尼泊尔(泥婆罗)和悉立国,又通过与唐朝几十年博弈,控制了克什米尔西部的勃律,唯独漏过了中间的印控克什米尔,有点难以令人理解。
毕竟,控制古代商路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但逻辑推测不能作为证据,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吐蕃王朝有效控制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二、巴控克什米尔与勃律国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勃律,位于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由于勃律道是安西(新疆南疆)、吐蕃沟通西亚的交通咽喉,勃律一词很早便见诸汉地史端。
《魏书》记载:“波路国,在阿钩羌西北,去代一万三千九百里。其地湿热,有蜀马,土牛。物产国俗与阿钩羌同”。
而随着,佛教文化的盛行,各地高僧纷纷远赴天竺求法,在高僧们的见闻录中,对勃律地区多有描述。
玄奘法师所著《大唐西域记》记载:“钵露国,周四千余里,在大雪山间,东西长,南北狭”,可知此时勃律尚未有“大’、“小”之分。
而到了慧超法师所著《往五天竺国传》时,“小勃律”(吉尔吉特)已成了一国之名,“隔山七日程,至小勃律国。此属汉国所管。衣著人风。饮食言音。与大勃律相似。……为吐蕃来逼,走入小勃律国坐。”
由此判断,勃律国分裂为大、小勃律,应当开元十年左右,分裂的原因源于吐蕃王朝的不断西侵。
《册府元龟》也有相应的记载:“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九月,吐蕃围小勃律……”。
马亲王的《长安十二时辰》,历史年代标定为天宝三年(744年),剧中的“勃律使臣”,只有可能小勃律国使。
因为此时,大勃律国(巴尔蒂斯坦)已在吐蕃的控制之下。
《新唐书》卷221:“大勃律或曰布露,直吐蕃西,与小勃律接,西邻北天竺乌菠国。地宜郁金,役属吐蕃。”

Quote:

  
勃律和吐蕃、大唐的位置关系


作为丝路南道通往西亚(大食)的交通咽喉,勃律不但是“唐之西门”,也是吐蕃之西门。
唐朝以控制勃律道,作为支持吐火罗地区反抗大食的通道。而吐蕃则以取道勃律,北上威胁安西的进军路线。
因此,大小勃律数次上达天听,两军反复争夺,才会出现如下战例:
1、吐蕃攻伐小勃律,“夺其九城”;
2、唐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大破吐蕃,“杀其众数万,复九城,诏封小勃律王”;
3、吐蕃以“公主赤没禄嫁小勃律王”,致“及其旁二十余国皆附”;
4、740年(开元二十八年)至745年间,盖嘉运、田仁畹、夫蒙灵察,三任安西都护讨伐小勃律未果;
5、高仙芝飞渡连云堡收复小勃律,“置归仁军,募千人镇之”。吐蕃《大事纪年》:“猪年(公元747年)夏,赞普驻于纳玛尔。唐哨兵出现于郭域,灭小勃律与郭域。”
6、天宝十二年(753年),封常清千里奔袭,征服大勃律国。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势力退出西域,大小勃律都被纳入吐蕃王朝的版图,成了吐蕃与大食争夺中亚的前哨。
需要注意的是,唐朝与吐蕃是两个并行的国家。因此即便吐蕃控制了勃律,也不能据此认为,勃律并入了中国的版图。

Quote:

  
大勃律、小勃律的位置关系


三、查谟——克什米尔与拉达克王朝
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高原进入了长达400余年的割据混乱时期。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吐蕃王室后裔吉德尼玛衮在阿里的不让(普兰县)建立了古格王朝。
当吉德尼玛衮老去时,他裂土封王,将三个儿子分封各地,各自建国。
其中,长子贝吉德日巴衮(通常简称贝吉衮)获封拉达王,以今日列城(今印控克什米尔列城)为中心,辖玛域、拉达(今日土和克什米尔)地方;
次子扎西德衮为普兰、亚孜王,辖古格、普兰和亚孜(今日尼泊尔之木斯塘);
三子德祖衮为桑噶三门、比地、比角王,主要辖古格以西,拉达以南今印度境内的桑噶、果松等地。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衮占三围”。
从此,象雄(羊同)地区改称为“阿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围或阿里三部)。这是“阿里”一词的肇始,其意为吐蕃后裔的“属地、领地”。

  


随后,阿里地区组建了一个以古格为首的国家联盟。
拉达克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独立王国,但在其国家历史的早期,古格王国对其拥有近乎统治级别的影响力。
按照藏文史料《拉达克王统记》的记载,当时的拉达克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上部拉达克靠近勃律,长时间被讲鞑靼语为主的克什米尔人控制。
这部分族裔因接近阿富汗,转而信奉了伊斯兰教,下部拉达克则信奉佛教,保持了和西藏相近的风俗。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拉达克历史中,抵御上部拉达克穆斯林侵袭的工作是由古格王朝军队负责的。由此可见,古格王朝的强势地位。

Quote:

  
古格王朝扎不让王宫遗址


早期的古格国家联盟,处于完全独立的状态。
既没有和西藏其他地区的政权发生多少联系,其版图也不隶属于西藏其他地区的政权。

但随着蒙古势力的崛起,元朝在西藏(乌斯藏)派驻军队维护驿路交通,两次提兵入藏打击反对者,并至少进行了三次以上的人口普查(括户)。
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包括拉达克在内的西藏,被一起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随着古格王朝实力的衰落,渐渐做大的拉达克王国,开始侵袭古格的领土。
这便和当时居于卫藏的格鲁派甘丹颇章政权,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
公元1679(清康熙十八年),拉达克和卫藏格鲁派政权在阿里爆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战争。这场持续四年的战争,被称为“古格之战”,或“卫藏——拉达克战争”。
虽然战争初期,拉达克获得了一定的战场优势,但随着清朝以及蒙古实力派对格鲁派政权支持,拉达克的失败不过是迟早的事。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钦点甘丹次旺(噶尔丹策旺)为统帅,领蒙藏联军大败拉达克军队,也给从未见识过骑兵冲锋的拉达克人,一个深刻认识蒙古铁骑的机会。
不甘心失败的拉达克王德登郎嘉,转而向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求援。但一个新巨头的登场彻底改变了战争格局。
这个新入场的强人,就是纵横新疆草原的绰罗斯·噶尔丹。

Quote:

  
绰罗斯·噶尔丹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这位蒙古准噶尔部的“博硕克图汗”,在康熙三大征中与康熙皇帝打得你死我活。
但在阿里,他们却分别成了格鲁派政权的帮手。
甘丹次旺在五千准噶尔铁骑的帮助下,兵围拉达克首都列城。公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拉达克国王德登郎嘉,亲自到蒙藏联军的军营中叩头认罪,表示“愿意做任何被要求的事情”。
最后,双方在丁莫岗达成口头协议,再次明确了拉达克作为西藏政权的属国地位,还规定藏传佛教是拉达克的国教,王室不能信仰异教(伊斯兰教)。
藏文史料《颇罗鼐传》中记载:“历代神圣藏王,与拉达克王子洛桑白玛是西藏的近亲,特予抚慰,赐千余户,乃封为王”
也就是说,至少在公元十七世纪晚期,拉达克依旧是西藏领土的一部分。

  


但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1834年至1841年,清道光年间),在英国殖民者的支持下,查漠道格拉王室(锡克王国的属国)出兵侵略西藏,
因藏语中,将道格拉人称为“森巴”,故此史称“森巴之战”。
“森巴之战”,最终决定了拉达克的命运。
1834年(道光十四年)道格拉人入侵拉达克,占领拉达克及巴尔蒂斯坦全境;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道格拉人继续侵略西藏,与清军发生军事冲突,并最终与卫藏政权(注意是格鲁派地方政权)签订停火协议。

虽然,清朝保住了阿里的大部分地区,但拉达克却被生生割去,被并入了印度的多格拉土邦。
但道格拉人和格鲁派签署的协议之草率,不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成了之后双方各执一词的理由。
因为,这份本来就没什么约束力的协议,分别由波斯文和藏文书写,但两种文字的内容存在很多出入,也没有规定以哪个版本为主。
难怪英国作家在《中印边境》一书中揶揄道:“仅仅这一点,就有足够的资料,可以使练达的外交家们辩论几代了。”
更有意思的,协议是由格鲁派的地方政权具名签署的,清朝驻藏大臣从未在上奏中提及此协议。
因此,身在北京的清朝皇帝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过这么一个边境协议。新中国政府也从未表示,认可此协议。
1842年,在道格拉人的控制下,拉达克国王贡嘎郎嘉被废黜,绵延八百多年的拉达克王国灭亡。

Quote:

  
拉达克列城的藏式建筑


1846年3月,道格拉人又被迫和英国殖民者签署了《阿姆利则条约》,其建立的查谟王国也逐渐沦为英国的附庸,包括拉达克在内的克什米尔地区落入英国人之手,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这成了之后印度,对拉达克地区提出主权要求的基础。
1947年,英国撤出印度次大陆,印、巴两国分治,克什米尔地区成了印巴相争的焦点,直接诱发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印巴战争。

Quote:

  
阿克塞欣地区的地形结构,北侧是昆仑山脉,南侧是喀喇昆仑山脉


四、阿克塞欣
阿克赛钦(Aksai Chin)是突厥语,意为“中国的白石滩”。突厥语中的“Chin”一般认为是“秦”的音译,到现在土耳其语中还称中国为Chin。

这个地理称谓最早特指“阿克赛钦湖”及其周边盆地。但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阿克赛钦成了新疆、西藏、克什米尔结合部一块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阿克塞欣地区,在历史上曾归属象雄国。吐蕃王朝吞并象雄后,阿克塞欣一度成为吐蕃穿越昆仑山,兵入安西的发起点。
之后,随着西藏归入中国版图,阿克塞欣就一直在中国的控制之下。

Quote:

  
阿克赛钦湖区


1846(清道光二十六年),沙皇俄国的势力版图已经南压到了阿富汗附近。英国政府为保护“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开始谋求在英属印度周边构建战略缓冲区。
为此,英国除在阿富汗划出了“瓦罕走廊”,还派英印殖民地政府测绘局的员工约翰逊,“帮着”清帝国划边界线。
他越过喀喇昆仑山脉后,进入了西藏和新疆。
在这次艰险的旅行中,约翰逊发现阿里地区人烟稀少,气候条件艰苦。便没有任何理由的认为,这是一片无人控制的区域。
回到印度后,他在地图上大笔一挥,从班公湖北岸起,向北翻越喀喇昆仑山,再向东北直上昆仑山山脉,然后沿着昆仑山脉西北走向,在赛图拉北面转向西南,回到喀喇昆仑山口西面的喀喇昆仑山上。
这条边境线,把位于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之间的阿克赛钦地区,都划到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的范围内。

Quote:

  
发表在《皇家地理学会杂志》上的“约翰逊线”(图中红色线)


这条拍脑袋的草鸡国境线,被刊发在1867年第37期《皇家地理学会杂志》上,英国政府就此把一本杂志上的线路,落实成了现状国境线。
于是,这条流传很广的边境线,就在没有知会任何一方的前提下,成了中印西段边境区划之一,也顺势成了印度政府嘴里的双方实际控制线——“约翰逊线”。
但其实,印度政府从来也没派一个人到过昆仑山麓,更谈不上所谓“实际有效控制”。
而1892年(清光绪十七年),新疆巡抚命令中国人李源鈵踏勘了整个南部边疆地带,还在喀喇昆仑山口树立了一个界碑,上写:“查昌器利满达坂卯酉向,水分东西流,东流属中,西流属外,中外分明,诚天然界限也,书此为记。”
这次踏勘的成果,当然不会刊发在《皇家地理学会杂志》上,就是刊发了,英国政府也不会承认。
1947年,英国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一个心大的印度。他们拿着约翰逊在地图上画的线,向中国申索领土主权。

Quote:

  
印度政府幻想中的“西部边境线”


1956年,首次派巡逻队进入该地区,被解放军逮捕并驱逐。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西部的阿克赛钦,成功拔除印军战前建立的据点。
与其他地区停战后,我军主动后撤不同,阿克塞欣的驻军并未后撤。中印实际控制线,从战前中国占班公湖1/3,变为占2/3,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阿克赛钦与拉达克不同,不管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实际控制上说,根本不存在所谓领土争端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政府一以贯之的观点。
但国际舆论是在西方人控制之中,因此在很多外国版本的地图上,阿克塞欣属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一部分,即所谓“中控克什米尔”。

  


综上所述,网上很多人声称我们对克什米尔地区拥有主权,这显然是对该地区的范畴和历史不清楚。
就拿印控克什米尔来说,查谟和拉达克完全是两个地理概念,其上生活的民众,不论从人种还是宗教信仰都完全不同。
所以,二者必须要区别对待。
同样的,清朝曾经的属国坎巨提,也只是巴控克什米尔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

  


另外,如果以历史版图作为领土申述的理由。
那东起越南、西至塔吉克斯坦,都和西南部的所有国家,都和中国存在历史版图重叠的问题。甚至,整个中国周边所有国家都一样存在领土争端。
而如果按照蒙古帝国占领的疆域来申索,中国的西部边境可以一直划到维也纳。
这种不负责任的叫嚣,只会让中国成为众矢之的,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爱国也是有限度的。做事有取有舍,说话有理有据,中国不是一个由愤青组成的国家。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