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谈天说地 > 详细内容
撤离中国——美国做得到吗?
发布时间:2020/4/12  阅读次数:1257  字体大小: 【】 【】【
今天,各个微信群都传一个很耸动的“大新闻”,那就是美国要“撤离中国”,要“全面撤离所有工厂”。

看上去似乎要天崩地裂了,是这样吗?稍安勿躁,先让我们冷静地看看到底发生什么情况。

福布斯发的新闻,原文是:
White House 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 Director Larry Kudlow said the U.S. should “pay the moving costs” of every American company that wants out of China.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Larry Kudlow)提到,将为每一家愿意回流的企业,支出100%直接费用(immediate expensing)。按照他的解释,这样就“等于为美国企业从中国搬回美国的成本埋单”。
请注意关键词是should,也就是“应该”,换句话说,也就是“建议”,仅仅是建议而已。
库德洛还说:“我想说的是,100%立即为每一个工厂、设备、知识产权、建筑、翻新支付全部费用。”  
就算不考虑这到底是一个建议?还是将来执行的政策?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美国有没有可能把公司撤离中国?尤其是制造业工厂搬回美国?

库德洛提到美国开出的政策红利,里面包含:工厂、设备、知识产权、建筑……
唯独对于一个工厂最重要的一点,人才,他没提,也不敢提。直白地说,发展现代制造业,除了人才,美国的条件不差。
在美国投资办玻璃窗的曹德旺曾经对记者说,他做汽车玻璃要用浮法玻璃,做浮法玻璃要用天然气,美国天然气的价格是中国的四分之一,电价是中国的70%。  
对于美国其他资源的价格,他介绍说,土地是不要钱的,不但土地不要钱,厂房也是“不要钱”的。“我们买的厂房,14万8千3百平方米,花了1500万美金,政府给补贴1600万美金,相当于没有花钱。”
曹德旺之所以能把工厂迁移到美国,有一个核心条件,那就是玻璃产业的产业链不复杂,人才要求不高,是一个资源密集型产业。即便如此,曹德旺还是要从中国派遣一大批骨干工人去美国,因为美国那些工人根本不解决问题。

除了曹德旺的玻璃厂,几乎很少有工厂从中国转移到美国的成功故事。

鸿海富士康曾经信誓旦旦要在美国缔造新硅谷,几年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亲自陪同郭台铭出席奠基仪式。但奠基之后,就是一些列麻烦的开始,如今的那片土地,依旧是不毛之地,梦想中的富士康,连一个影子都没有。

鸿海在威斯康星的新硅谷,雷声大雨点小,如今,依旧是一片空地

美国依然是制造业大国,不过现在制造业仅占美国经济的12%左右,总制造业产值只有2.2万亿美元,而同期的中国制造业产值为4.1万亿美元,美国只相当于中国的一半左右。
你没看错,世界第一强国,制造业仅有中国的一半左右!这也就是纽约的护士,冒着生命危险,用垃圾袋当防护服,一次性口罩洗洗再用的原因!不是因为美国人穷,实在是制造业空洞化,危机关头,才发现连个口罩都生产不了。
残酷的现实刺激了美国政客,于是他们狗急跳墙,扯破嗓子高喊“撤离中国”!
撤离中国,喊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啊!
制约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实只有一个,“人才”,主要是中低阶的工程师。
一个伟大产品的诞生,不仅需要乔布斯那样的天才人物,还需要很多默默无闻的工程师,他们可以把乔布斯的伟大构想变成现实,没有乔布斯就没有苹果,但没有中国众多的工程师,乔布斯的理念也只是一个理念。

美国制造撤离中国早就是老调重弹的旧闻,根本算不上什么爆炸性的新闻。
早在2009年,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购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税收优惠政策等多项措施,以提振美国制造业,表面上没有提“中国”二字,但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国。
奥巴马督促企业家将制造基地搬回美国,在2011年和乔布斯见面时就提到这一点。
乔布斯当时的回应是:苹果在中国的工厂雇用了70万名工人,需要3万名工程师去支持这些工人。这些工厂的工程师不必是博士或天才,他们只需要掌握基本的制造业工程技术。技术学校、社区大学或贸易学校都可以培养。
“如果你能培养出这些工程师”,他说,“我们可以把更多的制造厂搬回来。”

不仅仅奥巴马,每一届美国总统都念兹在兹,要把制造业带回美国,特朗普喊得最响,但也是最多最少。
特朗普最近会见库克时也提出,希望苹果在美国制造。库克的回答仍然是:美国太缺少工程师。
2017年下半年,库克在中国的一次峰会中说道,“这里的技术简直难以置信。”他说,制造生产苹果公司的产品,不仅需要最为先进的机器,还需要许多懂得如何操控这些机器的人才。
“在美国,如果把模具工程师们叫到一起开会,可能连一个房间都填不满,”他说,“但在中国,可能许多足球场才能容得下那么多人。”

制造业要是能回流美国,早就回流了,绝不会拖到现在,主要原因就是缺工程师!很多人说,不就是工程师吗?有这么难吗,美国不能培养吗?

确实,相比培养一个医生、律师、会计师,培养一个工程师不一定难,但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来,理工科枯燥乏味,职场前途黯淡,和所谓的亮丽、光鲜、烂漫,毫不搭界!
这就是人性,美国的年轻人就是不愿意去读理工科,就像中国的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也不愿意去当泥水工,一样的道理。
中低阶的工程师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辛苦活儿,相比高端的医生、律师,实在缺乏吸引力。

世界各国每年培养理科毕业生的数量排名,中国第一,总人数是第二到第七名人数的总和,天佑中华,我国在理工科大学生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
印度第二,伊朗第五,这都没有疑问,但美国第三,这里面水分很大,因为美国的理科生大多数是外国留学生,中国和印度又占很大比例,实际上美国的本土理工科毕业生数,甚至比伊朗都低。

美国的学生都热衷于金融,企业管理,律师,医生等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来钱快,又轻松,科学家又苦又累,待遇又比不上其它行业,让外国学生来干吧!所以美国培养了大量外国理科毕业生,多数都留在美国工作。  
中国不但人才数量多,而且还能吃苦。996工作制在中国几乎是常态,而在美国,996属于侵犯人权的行为。  

美国要发展制造业,有土地,有资源,有资金,也有政策,但唯独缺少的是人才,要培养人才,需要有人,更需要时间,而美国,既没有人,也没有时间。
没有人才,而想发展制造业,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所以,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口号,美国政客已经是老生常谈,听听就好,别太当一回事儿!

总而言之,关键时刻,中国人要保持淡定,不要被美国一些政客耸动的言语左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108802010544号

        苏ICP备15027010号-1)  网站入口